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盘点历史: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> 第139章 十大意难平人物第八位:文天祥!

第139章 十大意难平人物第八位:文天祥!(1/2)

    当光幕中“天日昭昭”的两句话传来,振聋发聩。

    “沉冤昭雪,这老天爷何时能睁眼看看?”

    “岳飞将军太过冤屈,这该死的秦桧,天杀的赵构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南宋

    赵构在空灵的大殿之中,望着天幕,脸上的阴沉之意几乎快凝聚成了实质:

    “朕,不怕后人评说!”

    轰——

    可就在他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,天边蓦然出现一道闪电,正好砸到了大殿之中,将赵构劈得湿了皇袍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【盘点历史十大意难平人物,第八位:赤胆忠心,浩气凛然,宁死不屈,舍生忘义——文天祥】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正气歌!”

    一位披着大褂的书生眼中含着浓浓的崇敬之情,嘴角微微抽搐。

    “是那位先生,宁死不屈的先生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【1256年,年仅二十一岁的文天祥参加科举】

    【他和弟弟文璧同登高台,在大殿之中对论国策】

    【文天祥振臂坐起,以“法天不息”为题策对,遣词造句,思想理念无不令在场之人折服】

    【颓废不振的宋理宗御览后,做了此生最对的选择,亲自提名文天祥为状元】

    【这个举动为大宋未来几十年找到了护保国祚的忠良】

    【可惜,文天祥正在大展拳脚之际,他的父亲突然去世】

    【文天祥只能回家披麻戴孝】

    【三年之后,蒙古大军分兵三路,大举南下】

    【宦官董宋臣上书想要让宋理宗速行迁都之事,以求躲避敌军的兵锋】

    【可是从汴梁逃至临安后,若敌军再度南逼,朝廷又将逃到何处】

    【南宋群臣当然明白这个道理,可没有人敢提出反对意见】

    【董宋臣是何人?】

    【他在民间大兴土木,搜刮民脂民膏,强夺民田,贪污纳贿,无恶不作】

    【当时的百姓都称其为董阎罗】

    【律法千条,如何抵得过皇帝宠幸】

    【得罪皇帝宠幸的宦官,还是坚持心中的真理,几乎在每一个臣子的心中都有着权衡】

    【但就在众口无言的时候,文天祥却站了出来,公然上书乞斩董宋臣】

    【指责董宋臣的建议是小人误国】

    【他对宋理宗说道:

    “陛下为一国之主,则当留守国都;为百姓父母,则应该护卫百姓!”】

    【但是,曲意逢迎者加官进爵,忠耿直言者屡遭贬斥】

    【皇帝不为所动,反而冷落文天祥】

    【见到这心痛的一幕,文天祥失望至极,自请免职,赋闲回乡】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唐朝

    房玄龄看着文天祥,也是点了点头:

    “这个文天祥,遇强权不惧,行众人不敢行之事,其风骨,倒是常人所不能及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宋朝

    王安石摸着自己的下巴,对其很是欣赏:

    “大兴土木的董宋臣,乃是朝廷的祸根,就像是那秦末的赵高,面对指鹿为马的建议,其余臣子不敢回应,

    但文天祥却在此时公然反驳,实属难得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【没过多久,宋理宗因病一命呜呼,宋度宗继位】

    【宰臣贾似道在宋度宗继位之路上有拥护之功】

    【因此,宋度宗对其十分倚重】

    【不过,贾似道也是个立场不坚定的小人】

    【之前,在反击蒙古军队时,他曾私自向忽必烈称臣纳贡】

    【等到蒙古军队北撤后,他又恬不知耻地诈称大获全胜,被封为少傅】

    【宋度宗继位之后,贾似道更是权倾朝野,无所畏惧】

    【为了谋取更高的位置,他以辞去职位要挟皇帝】

    【没想到,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竟然对贾似道跪拜】

    【另外,他还让文天祥拟定挽留的诏书】

    【接到这个命令的文天祥显然是震惊不已】

    【贾似道的为人可谓是朝野皆知,诏书中的内容莫非要对其歌功颂德】

    【显然,一身正气的文天祥不会对强权者低头】

    【他在诏书之中,大肆指责贾似道忤逆圣上,放肆弄权】

    【这纸诏书落到了贾似道的手中,每一句话直戳他的痛处】

    【贾似道十分气愤,直到皇帝命他人再拟诏书才罢休】

    【但文天祥还是受到了报复】

    【看着每日每夜接踵而至的斥责文稿】

    【文天祥不想与这些阿谀奉承的虚伪之辈同朝共事,愤然辞官】

    【此后两年,文天祥赋闲在田园之中,看似沉醉于山水之中,实则心系国家大事】

    【贾似道以实行公田制,来为自己的专横跋扈、排除异己保驾护抗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