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盘点历史: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> 第125章 汉室之兴,臣愿担此重任!

第125章 汉室之兴,臣愿担此重任!(1/2)

    【当时的孙权驻扎在岸边,观察着事态的发展】

    【诸葛亮看出了孙权的用意,便对他说道:

    “曹操率大军已经基本平定北方,如今荆州又破,则江东危矣!

    如果您不能早日做好决断,出兵以缓曹操的攻势,则江东之祸不久便会到来!”】

    【孙权犹豫一番后,便又问道:

    “如果真如你所说,刘备为何不投降呢?”】

    【诸葛亮闻言,一脸正色:

    “昔日田横为壮士矣,能为大义而死,况且我家主公乃是汉室后裔,英明神武,让得天下贤士登门求见,又怎么甘于屈居人下呢?”】

    【见到刘备处于绝路却仍不投降,孙权也是被感染,但很快,他又畏惧于曹操的兵力,道:

    “曹操率大军,势不可挡,且你家主公新败,我真能抵抗吗?”】

    【诸葛亮起身,从容说道:

    “我家主公虽败,但能善战者却还有数万之众,

    曹操奔赴追逐三百里,必然疲惫不堪,北方之兵又不喜水战,

    孙刘两家只需出猛将精兵,携手共御,便能将曹军击败,成功与否,就在今日!”】

    【孙权十分高兴,当即便派遣周瑜等三万精兵强将跟随诸葛亮去救援刘备】

    【很快,孙刘联军便在赤壁与曹操对峙】

    【曹军水土不服,将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】

    【联军便采取火攻之势,直接将曹操的军队重创】

    【恰逢此时,曹军中爆发了瘟疫】

    【万不得已之下,曹军开始撤退】

    【在曹操北归之际,诸葛亮又劝说刘备,此乃大好时机,可以一举将江南收服】

    【于是,江南三郡尽数归于刘备之手】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春秋战国时期

    孙武看着光幕中的火攻一计,眸子中倒映着闪烁的火苗,道:

    “火攻一计,实为上策,以少胜多,可为战之楷模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三国时期

    曹丕抬头仰望,嘴角也是不自觉地一撇:

    “赤壁一败,使得父亲元气大伤,真是痛哉!

    这东吴,该打,如今,孙权又率大军进攻合肥,不知道张辽将军能否给朕带来惊喜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明朝

    朱元璋哈哈一笑,如此熟悉的一幕,让得他回想起了鄱阳湖大战:

    “这陈友谅步了曹操的后尘,铁索连船,必定被大火而噬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【益州颇受张鲁的袭扰,而刘璋却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】

    【因此,他便想请求外援来解益州之祸】

    【很快,法正带着出使的命令去迎接刘备】

    【诸葛亮在权衡一番利弊之后,决定和关羽坐镇荆州】

    【而刘备则率先领着大军进了益州】

    【可是,刘备的声望和威名越来越大,已经威胁到了刘璋的地位】

    【于是,刘璋便对刘备动了杀心】

    【得知益州发生变故之后,诸葛亮统领大军从荆州出发,沿着大江而上】

    【一路攻克的郡县数不胜数,最后在巴东驻军,与刘备形成对成都的合围之势】

    【不久,刘璋自知不敌,开城投降】

    【成都平定后,诸葛亮便被任命为军师将军】

    【之后,每当刘备外出征讨,诸葛亮便镇守后方,为其提供充备的后勤】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明朝末年

    大西的旗帜之下,张献忠喃喃低语:

    “这刘璋所作所为无异于引狼入室,虽解决了眼前之祸,但却留下了刘备这一更大的隐患,得不偿失。”

    旋即,他又叹息一声,似乎是感伤自己的处境:

    “如今李自成被杀,清夷入驻中原,南边的朝廷态度不明,我坐守这蜀地,又何尝不是作茧自缚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【就在这个时候,曹丕篡汉,称帝自立】

    【于是,刘备的手下便劝谏他登基称帝】

    【可刘备却一口否决】

    【诸葛亮听闻后,便以昔日耿纯劝说刘秀称帝的典故告诫刘备】

    【刘备常怀复兴汉室之心,加上诸葛亮这一番情真意切的说辞】

    【最终,刘备称帝,国号为汉,任命诸葛亮为丞相】

    【可多事之秋已来,先是关羽被杀,后是张飞遇害】

    【刘备感怀兄弟手足的情谊,不顾诸葛亮等人的阻拦,倾巢而动,攻伐东吴】

    【但在夷陵之地,一场大火将蜀军烧得元气大伤】

    【不多时,刘备便患了重病】

    【感到自己时日无多,他将留守成都的诸葛亮召集而来,托付后事】

    【看到刘备病入膏肓的模样,诸葛亮也是泪眼朦胧】

    【刘备微弱叹息一声后,便对诸葛亮说道: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