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差的眼睛早就被伯嚭所蒙蔽】
【他不仅不反思自己,还将伍子胥的尸体砍碎,给扔进了滔滔江水之中】
【不久后,养精蓄锐的勾践果真趁着吴国空虚之时,偷袭吴国】
【夫差大惊失色,显然是没有料到会有这种结果,他想要抵抗】
【可是,此时的吴国已经不是彼时的吴国了】
【吴军节节败退,越国的大军如虎狼之师,势不可挡,直接打进了吴国的国都】
【夫差见已无生路可言,绝望悲嚎,悔恨自己当时没有听从伍子胥之言,才招致今日之祸】
【而与伍子胥作对的伯嚭同样没有好下场】
【按理说,伯嚭对这勾践有救命之恩,在破吴之战中,还是有着一些作用】
【但勾践却认为这种蒙蔽君王的奸臣不能留,便一刀将其砍死】
【一生为国事尽忠的伍子胥,最后也死在了尽忠的路上,尸首无存】
【伍子胥为父仇灭一国,为尽忠献一躯,可称意难平】
……
伍子胥的尸随着江面飘荡起起伏伏,好似在宣告自己的不甘心。
这惨烈的一幕落在了人们的眼中,顿时,引发各个年间的共鸣:
“伍子胥先生将忠义二字刻在了骨子之中,可是,却不能唤醒那沉浸在美梦之中的夫差!”
“曾经有传闻说,伍子胥一夜白头,某还有些不信,如今看来,先生大义,令某自行惭愧!”
“忠孝二字,我等普通人尚且不能做好其一,但伍子胥先生却能两全,实乃令后世倾佩啊!”
“春秋时期的悲壮义士何其多也,但伍子胥先生独占鳌头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