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为了扳倒顾命大臣一派,就必须先抓出他们的罪证】
【于是,慈禧便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太监安德海】
【安德海心机颇深,手腕也极其高明】
【他躲藏在暗处,密切的关注着肃顺的一举一动】
【终于是抓住了肃顺的一些把柄】
【在朝廷处理政务之时,肃顺便喜欢坐在皇帝的龙椅之上,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】
【此外,他手底下的奴仆也常常说出篡逆之语来讨好肃顺】
【慈禧十分高兴,认为这些把柄散播出去,无疑会激起更多的人对肃顺的不满】
【但肃顺却对此全然不知,他认为两个女人的威胁远远没有恭亲王奕欣的威胁大】
【可这恰恰使得肃顺陷入了绝境之中】
【京城里的一些官员们也并不是和肃顺铁板一块】
【周培祖曾经受到肃顺的欺凌,对其早就心怀芥蒂】
【于是,没过多久,他便上了一道奏折,称新皇年幼,需要太后垂帘听政,以示辅佐】
【这在慈禧看来,犹如是雪中送炭】
【说明肃顺在京城也不是很如意,至少有反对他的声音】
【肃顺听到这件事情之后,坚决反对】
【毕竟,咸丰在死前担心的就有后宫干政这个问题】
【如今上书垂帘听政,岂不是有违咸丰的遗旨】
【而且,若让这事成了,他们这些顾命大臣的命估计也走到尽头了】
【因此,肃顺率领顾命大臣命令慈禧将奏折交出来】
【在权臣的威慑之下,她不得不交出奏折】
……
汉朝
吕后冷冽的眸子闪过一丝寒光,只见得他款款走出深宫,抬头看着光幕:
“这次争斗,乃是那后宫与权臣之间的争斗,
不过结果,倒好像是权臣占了上风?”
……
南北朝时期
刘义隆眉头拧成了一条直线,他沉吟片刻,道:
“肃顺算得上是独揽大权了,但这番对于慈禧等人施压,似乎有些不妥?
朝中的其他官员不是瞎子,他们自然不愿意看到一家独大,那这对于慈禧来说,就是有利的一面了!”
……
【不过,慈禧和皇后虽然在这次斗争中输给了权臣一派】
【但是所引起的反响却是倒向慈禧等人】
【在见证了肃顺等人的专权后,朝野上下都认为这权臣一派就是康熙时期的鳌拜】
【因此,在这些臣子看来,要想肃顺等人不再放肆,那便只有两位太后站出来与其制衡】
【不久,慈禧和皇后携带着小皇帝载淳到达京城】
【恭亲王奕欣率领大臣们出城跪迎】
【接着,慈禧又召见奕欣等反对派】
【双方商议制敌之策,一拍即合】
【这场政变很快便拉开了帷幕】
【首先出手的便是慈禧,她假借皇帝之名,拟定御旨,将肃顺等三位如日中升的顾命大臣革职】
【肃顺此时还在为咸丰帝守着灵柩,突然之间便被护卫按倒在地,拖到了牢狱之中】
【至于其他两位顾命大臣在看到逮捕他们的诏书,怒骂道:
“拟旨之权在我等手中,这是哪里来的假令?”】
【奕欣听后,面不改色的驳斥:
“此乃皇帝旨意,你们此番言语,是想以下犯上吗?”】
【这话一出,两位顾命大臣面面相觑,沦为了阶下囚】
【很显然,所谓的顾命大臣已经没有什么权力了】
【慈禧随意为其罗织罪名,简直是轻而易举】
【因此,没出几日,另外两位顾命大臣便自尽而死】
【而肃顺,则被判处斩立决】
【至于其他五位顾命大臣如同冢中枯骨,没有什么威胁了】
【在奕欣和慈禧二人的暗中操作之下,他们也相继被革职】
【此次政变之后,奕欣被封为了议政王】
【两宫太后则掌控了朝政大权】
【但实际上,皇后根本没有参与进来的筹码】
【若不是有着身份上的差距,慈禧绝对独坐莲台了】
……
汉朝
司马相如停下了手中的笔墨,长叹一声:
“好一手先发制人,这慈禧可是真够狠的,
以皇帝旨意施压,就算是权臣有着大权又如何?还能大过皇帝吗?”
……
武周
狄仁杰摇了摇头,看着被处斩的肃顺,有些深沉地说道:
“肃顺,太过轻敌,这慈禧能在咸丰手下批阅奏折,得到他的青睐,必然是有着过人之处,
而他却轻视于慈禧,简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