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盘点历史: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> 第58章 军中同存二主,将我置于何地?

第58章 军中同存二主,将我置于何地?(1/2)

    【李自成占据洛阳时,数战官军而不败的战果也是让得他威名远扬】

    【除了张献忠的起义军外,其余义军势力陆续投奔,赶赴洛阳】

    【很快,李自成率领义军,风樯阵马,一举攻溃了河南境内的最后一城——汝宁】

    【自此,李自成守土一方,朝廷与义军的攻守之势开始转变】

    【但由于河南受灾严重,没有粮草能够长期供养大军】

    【于是,他们便决定南下湖广,湖广乃是粮食富有之地,刚好可以缓解燃眉之急】

    【而拦在湖广与河南之间的,便是之前溃败而逃的左良玉】

    【不过,他来到湖广后,便大量扩充兵力,此时,已经拥有二十万之众】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三国时期

    曹仁看着义军陆续被分配到一些城池郡县之中时,摩挲着下巴上的胡须,思虑一番后,缓缓说道:

    “那李自成终于不用像之前一样,攻一城却要丢一城,

    能够将河南这些城池守住,以后就算是打了败仗,也有休整喘息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唐朝

    李隆基笑了笑,因为他又见到了那左良玉的身影,这个将军,带给他的印象可是颇深啊!

    他轻咳几声后,收敛起笑容,暗道:

    “二十万大军么?此刻若是再不战而逃,可就真贻笑大方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【但左良玉的军队军纪极差,时常侵扰百姓,百姓们心中怨气十足】

    【因此,当李自成的义军赶到时,襄阳的百姓夹道欢迎,接风洗尘】

    【另外,还有几人为李自成带路,借走小道,向着左良玉汹涌而来】

    【左良玉见状,顿感不妙,连忙率军向东逃往武昌】

    【义军长驱直入,接连攻下了荆州府、承天府、德安府、汉阳府,兵锋直逼武昌】

    【刚逃到武昌,还没有喘口气的左良玉再度弃城而逃,灰溜溜地躲进九江】

    【李自成想要乘胜追击,却在渡江时,不识水性,水流湍急,将义军的船只尽数掀翻】

    【见到这种情况,李自成也只好暂时回到襄阳】

    【而就在此刻,起义军内部又出现了问题】

    【由于李自成和罗汝才在义军中都有着相当高的威望,无形中形成了“一军两主”的尴尬局面】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明朝

    朱祁镇猛地拍案而起,怒发冲冠,道:

    “我大明竟还有左良玉这种将领,临阵怯敌,不战而逃,真乃大明之耻辱!

    还有那个什么崇祯帝,竟然还不将这种家伙撤职,真是无能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武周

    武则天美眸轻眨,他看着那匆匆回军的李自成,叹息道:

    “战争,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,若不能一举攻下武昌,以后收复可就难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清朝

    顺治帝蓦地起身,满面笑意,对着身旁的群臣们笑道:“爱卿们,且看,这内斗的好戏开场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【很快,李自成假借宴席之名,邀请罗汝才和贺一龙前来赴宴】

    【罗汝才心中已经有了防备,于是找了个理由谢绝】

    【贺一龙则慷慨前来,酒肉款待完毕后,李自成面色一变】

    【突然,从屏风之后埋伏许久的刀斧手杀出,将贺一龙当场砍死】

    【翌日一早,李自成亲自前往罗汝才的大营之中,说是有要事相商】

    【守营的护卫没有任何怀疑,便将李自成放了进去】

    【等到李自成出来之时,他的双手和满脸沾满血迹,对此刻震惊万分的护卫们说道:

    “罗汝才勾结敌将左良玉,我也是无奈,将其处死。”】

    【这一番说辞并没有令罗汝才的部下信服,反而这种同室操戈的行为,使得他们丧失了对李自成的信任】

    【因此,罗汝才的许多将领纷纷逃走,投降了孙传庭】

    【他的士兵们也情绪鼓噪,但在李自成的百般劝说和笼络下,才慢慢平定下来】

    【在内部问题解决后,李自成便改襄阳为襄京,自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】

    【另外,改兵制为五营,由二十二将统领】

    【他还对河南、湖广的百姓们宣布“不催科”“三年不征粮”,民心大顺】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唐朝

    李世民见到李自成的这一举动,让他不得不联想起来先前李密杀翟让的一幕,猜想道:

    “大业未成之前,内部相残,这无疑是致命的,李自成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失败吗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各个年间的农民们在听到“三年不征粮”后,也开始憧憬起来:

    晒得黝黑的老翁,蹲在田间,乐呵呵地自言自语:

    “粮食不用上交,到了丰收的季节,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