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盘点历史: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> 第41章 项刘联军,所当者破,所击者服!

第41章 项刘联军,所当者破,所击者服!(1/2)

    汉朝

    萧何和曹参此刻站在刘邦身后,感到无比的幸运。

    还好他们最开始站队正确,不然早就和那不知好歹的县令一般,身首异处了。

    刘邦似乎也察觉到了身后的异样,兀自地说道:

    “二位自朕起事便与朕一同攻伐天下,功劳之大,无人可比肩。”

    二人听后,连忙躬身一拜:

    “为主分忧,乃臣子三生有幸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【刘邦进入沛县后,理所当然的被推举为义军首领】

    【由于身处沛县,又被称为沛公、赤帝子】

    【不久后,刘邦挥兵北上,接连攻克不少郡县】

    【然而,就在刘邦享受攻城掠地的快感之时,他的手下出现了反叛】

    【反叛者名叫雍齿,他原是沛县的一位豪强,被迫参与了刘邦的起义军】

    【并且,他十分轻视刘邦,于是在刘邦不注意后方的时候,他带领整个丰县投靠了附近的魏国】

    【这一背刺的举动,使得刘邦又气又恼,率军攻打,最后却大败而归】

    【祸不单行,魏国凭借雍齿这块跳板,很快便侵占了刘邦先前打下的疆土】

    【一系列的噩耗接踵而至,刘邦也是重新思考对策】

    【他意识到,雍齿之所以敢反叛,就是仗着有魏国在后面撑腰,而自己只是孤身一人,显得势单力薄】

    【因此,当务之急,他得找到一个有力的靠山】

    【于是,他将目光投向了离沛县不远处的楚国,决定先去投奔,日后再做打算】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春秋战国时期

    晋文公重耳看着这位天选之子遭遇背叛也是有些同情,毕竟,他同样经历过此事,顿了顿后,道:

    “弱小时,的确需要一只强大的手臂为自己遮风挡雨,或许在外人看来,寄人篱下是懦弱之举,但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秦朝

    嬴政一言不发,就这般看着光幕之中的刘邦发家、逃亡。

    李斯等人见状,也不好多宽慰,对于他们的君主,他们自然十分了解。

    此刻,表面看似平静,实则胸中已有滔天怒火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【在去往楚国的路上,刘邦遇到了同样前去投奔的张良,二人一见如故,相谈甚欢】

    【之后,二人一起效忠楚国,不过张良却认定刘邦,在他的队伍中任职】

    【恰逢此时,章邯的部队北上,即将攻打到了楚国的地界】

    【刘邦得知,主动请命出击,但与之在芒砀山外围大战后,被章邯军打得溃败】

    【但这却并没有消磨刘邦的信心,他修养半月后,兵精粮足,再次与章邯军血战】

    【这次,章邯军不敌,弃城而逃,刘邦则乘胜攻下几座重要的城池】

    【此外,在战争后,归顺刘邦的约有数万人,因此,刘邦便想与雍齿算算旧账,率军攻打丰县】

    【但是,第二次攻丰县的结局和第一次一样,仍旧没有攻破】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三国时期

    鲁肃在河岸迎着狂风,抬头仰望张良的样貌。

    飒飒的风将他的衣袍吹得欲要飞起,但他全然不顾,感慨道:

    “刘邦可真是幸运,刚举事便有萧何和张良这样的绝顶谋士,唉,若我有他们二人一半的谋略,江东可安天下啊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唐朝

    唐僖宗已经忘却了光幕中数落他弃城而逃的丑事,反而对着手下笑道:

    “这刘邦在史书上不是很厉害吗?怎么连一个小县城都攻不破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【刘邦不由得十分气愤,他想着自己为楚国立下了战功,便希望楚王派兵前来助他一臂之力】

    【可是楚王却以各种理由推辞,这无疑是压垮刘邦的最后一根稻草】

    【他听说项梁的队伍已经抵达不远处的薛县,并且声势浩大,志同道合者无数】

    【刘邦便率领小队人马前去拜见】

    【项梁热情款待了他,并且在临走时还借给了刘邦五千人马】

    【带着如此多的兵马,刘邦十分自信,认为这次必然能一雪前耻,将雍齿这个叛徒捉拿】

    【结果也正如刘邦所想,丰县重新回到了他的囊中,不过,那雍齿却是命大,逃到了魏国】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西晋

    杜预看着项梁的出现,眼睛瞬间闪烁出光芒,道:

    “那秦末举事中,只有那项梁能入得了我眼啊,至于其他人,呵呵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【不久,陈胜遇害的消息传遍中原大地】

    【这使得一些起义队伍丧失了信心】

    【于是,项梁便召集周边大大小小的起义将领,共同商议对策】

    【其中,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翁引起了众人的注意】

 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