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突然的剧变,别说打了台下众人一个措手不及。
与席寒月一起,同时合击耿煊的三人,对这样的顷刻剧变,也同样始料未及。
在这一个愣神,就能决定生死的关键时刻。
早就打好“腹稿”的“苏瑞良”自然不可能有丝毫浪费。
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才创造而来的机会,若不能将其价值最大化。
岂能展现出“苏瑞良”为了这一次的破局,是如何的“蓄谋已久”,“倾其所有”?
他根本没有去看身后“席仙子”的结局。
在借着一次完美的铁背靠,将体内蓄势已久,磅礴而又阴毒的劲力尽数倾泻进入对方体内之后。
在“席仙子”双脚离地,从他后背开始生命的最后腾飞之时。
他的身体已经向前朝着定星堂主急扑而去。
将手中“流星双锤”施展得宛如活物,如臂使指的定星堂主,承担着正面攻坚,消解他那一双致命铁拳的重任。
通过多次正面的接触碰撞,耿煊有一个切身体会。
再如何“如臂使指”,武器的反应都比双手更慢。
武器的优势,一是让攻击范围扩大,够到双手远不能直接接触到的区域。
二是通过武器特性、招式效果、劲力与时机的把握,将攻击之“势”蓄到最大。
这里,就有一个问题。
兵器使用者,高手与庸手最关键的一个区别,就在于高手能对下一招、甚至下下招的交锋有所预判。
预判得越准,每一次攻击之时,兵器上积蓄的“势”便能越强,发挥出更强的威能。
相反,若是预判失误,或者对手忽然的变招打破了预判中的既定方向,轻则“势”消,攻击威能大减,重则劲力反噬。
要想将“势”重新蓄起,必须有一个缓气回气的时间。
而回气的时间长短,既与使用的武器特征有关,也与“失势”一击时原本积蓄起来的一击威能的大小有关。
而在这两方面,定星堂主都吃了大亏。
承担正面强攻任务的他,每一次都倾尽全力,不敢有丝毫留手。
用一根软索系着两颗流星锤的他,一方面固然能将其物理特性利用到极致,可另一方面,一旦攻击节奏出现预料之外的变化,他要想重新获得双锤的掌控权,也必须更久的时间。
当耿煊改退为进,迅速欺近定星堂主身边之时,他手中的“流星双锤”还在不规则的旋转摆动。
所以,当定星堂主看着忽然出现在面前的“苏瑞良”之时,根本来不及用手中双锤御敌。
只能一边急退的同时,挥拳与之相对。
他的拳法虽然也不错。
可此刻与“苏瑞良”的铁拳硬碰,那不是鸡蛋碰石头么?
“嘭……咔嚓!”
只第一次撞击,四拳狠狠相撞处,便立刻有骨骼破碎的脆响,以及骨渣四溅的残影。
对定星堂主来说,这并不能算是太重的伤势。
可他在同层次的修炼者中,本来就不以身法见长。
这一下碰撞,受伤都在其次,关键是“苏瑞良”将席寒月一记“寒手”残留在体内的寒气,顺着这次接触送入到了定星堂主双拳之内。
这让他周身气机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卡顿,急退的速度也因之慢了一丝。
而就是这一丝之慢,立刻便让“苏瑞良”抓住时机,欺身而进。
“砰砰砰砰——”
一双铁拳瞬间以肉眼难见的速度快速轰出。
看在其他人眼中,已经看不出双拳残影。
只有两只拳头狠狠的印在定星堂主主动敞开的胸膛中央。
唯一让人确信这不是两拳的证据,是那密集的超过任何鼓点一般的捶胸闷响。
那接连不断的,重拳捶胸的声音,几乎也要连成一个整体。
明明受到猛烈的拳击,定星堂主的身体却像是被定在了那里。
只是上半身宛如抖糠一般震颤不休。
当他的身体终于宛如出膛炮弹一般,“嗖”的一下从高台上斜飞而出,与“苏瑞良”拉开距离之时,整个上半身已经彻底破碎,根本没有一片好肉。
若非还有一些坚韧的皮肉相连,定星堂主脖颈以上的头颅与胸膛以下的腰腹之间,已经彻底分成了两截。
而现在,定星堂主划破虚空的身体,已经堆叠成了正常人类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样子。
太快了!
剧变来得实在是太快了!
从席寒月,到定星堂主,接连两名炼髓巅峰殒命,从巅峰坠落尘泥,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。
真就只是发生在一两个眨眼之间。
台下众人,都被这快速、剧烈、而又惨烈无比的转折给全部惊呆了。
原本人多势众,合击“苏瑞良”的四人,转眼间就少了一半。
剩余两人,战堂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