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楚韵 > 第292章 棋眼

第292章 棋眼(2/3)

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殿下!”

    林明礼兀地打断三皇子天真的话语,在他错愕的目光中徐徐起身,面色骤然凝重,“林御史两年前被贬江南,以监察御史之职赶赴钱塘,坊间将他传的神乎其神,却唯独忽视他从江南带回的杨湜绾。若前任兵部尚书杨叔同与杨老太爷素有嫌隙,又怎会将其过继在大房名下。由此可见,杨府大房与三房过从甚密,杨老太爷或可知晓几分内情,想必林御史也一直在顺着线索追查旧案。”

    三皇子的唇瓣微嚅,实在难以想象,这些细微处竟还藏有诸多深意。

    “可···可这些又有何关联?”

    林明礼目光灼灼地凝视着他,“殿下,难道你还不明白么?如今陛下不惜惹恼上柱国,屡屡碰触底线,除了急着收回军权,还有一种解释,李荣元之死怕是与皇室脱不开干系。”

    三皇子强颜扯了扯嘴角,笑声里带着几分发虚,“绝无可能···太子和老二不过年长吾两岁,彼时我等还未及冠,哪儿来的这般城府。再者,此案牵涉民、兵、工部及司农寺、太府寺官员,何人能有如此手段,能联合他们谋害李荣元,这纯属是无稽之谈。”

    “倘若元谋出自宫帷呢?”林明礼语音微顿,语调稍缓,“殿下可知,自陛下登基以来,谁能不经通传便可自由进出文英殿?”

    三皇子仍在忖度他那前半句话,旋即下意识地脱口而出,“那自然只有林尽染。”

    林明礼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还有昭楚,她素来深得父皇恩宠。”

    可转念一想,昭楚不过将将及笄,彼时又怎能联合各部司的公卿。

    “然则还有一位,二皇子的生母——淑妃!”

    三皇子暗暗心惊,可细细回忆过往,淑妃确实不经通传便能进出文英殿,饶是当下只要她愿意,依旧如是。可阿母也顺嘴提过几句,淑妃近些年实则不算得宠,毕竟陛下也未曾在她的寝殿安歇······

    他倏然疾步至门前,伸头探了探,随即重重合上门,脸色登时一沉,“明礼,宫帷里的秘事,你又是从何知晓?”

    “内人与二皇妃素来亲近,何况筹谋此事须得有二皇子助力。”

    三皇子点点头,默默地撑在案边落座,“你说的这些,染之知道么?”

    “此案已然定性,仅凭卷宗根本难以察觉端倪。林御史至今还未有动作,恐也只是怀疑,并无确凿实证。”

    三皇子顿觉头昏脑涨,这错综复杂、铺天盖地的线索一股脑地放在他面前,反教他难以梳理,遂扶额轻叹,“明礼,你以为我们该当如何?”

    自上次坦诚相谈后,三皇子俨然对搅黄林李两家的婚姻心存顾忌,此刻将这些琐碎线索一一剖析,不过是想借由利弊权衡坚定其心志。至少上柱国若无谋逆之心,选择继续效忠皇室,然现下皇后与淑贵妃难逃脱联袂公卿谋害李荣元的嫌疑。而放眼成年皇子中,上柱国若想继续查明真相、严惩元凶,三皇子无疑是最佳的选择。

    ‘父皇既默允拆散林尽染与李时安,试图收归军权,足见对太子并非全然满意,难道李荣元之死当真与皇后和淑妃有关?不对······这里仍有疏漏。’

    三皇子揪住其中的一丝破绽,忙道,“父皇试图收归军权,也未必是对太子不满,何以不是为巩固皇权,亦或是替太子铺路?”

    林明礼倏然拊掌长笑,“殿下果真心细,已然察觉到此间关键。殿下可知林御史若要破局,棋眼在何处?”

    他下意识地接过话茬,“假若告发染之与昭楚私通,纵是如此,他也能破开一条生路么?”

    “是。且往后李氏与林御史的地位只会愈发稳固。”

    三皇子心里咯噔一声,勉强挤出几分笑意,怅然道,“那吾等又何必筹谋,明礼能看清的,染之未必会当局者迷。”

    “可此人,饶是上柱国也不敢妄动。”

    沉默了许久,他还是忍不住相问,“谁?”

    “鸿胪寺客馆,突厥王子,阿史那步利设!”

    林明礼指尖摩挲着茶盏边沿,眸色微凝,语调轻柔,恰似是在为这句话作解释,“突厥王子若是在长安遭遇刺杀,突厥方定然会兴兵南下,届时上柱国的地位无人能撼动,唯恐数年乃至十数年也难以收归他手中的军权,我等试图强拆林李两家的婚姻自然会无疾而终。”

    “那如今的诸多谋划,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?”

    “殿下言之过早。”林明礼语音稍顿,舔了舔略有发干的嘴唇,眸中未有丝毫黯然,反而是愈发地灼热,“眼下的局势更像是楚河汉界两边的兵卒,两方都在一步接一步地试探。北境因贸易坊而维系短暂平和。长此以往,大楚和突厥的交融定然是大势所趋,林御史这手‘不战而屈人之兵’果真是极妙。然依目下的情形,上柱国与林御史是要斩除未熟硕果的根茎,还是舍小家护大局,微臣也很期待。”

    三皇子脊背倏地漫上一层凉意,冷汗涔涔往外冒,几是已沁透内衫,喉间不自觉滚过一声轻颤,抬眼再看时,眼前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