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楚韵 > 第247章 采珠人

第247章 采珠人(2/3)

或许并非是前任兵部尚书擅作主张,而是陛下暗中授意,杨叔同不过是个替罪羊罢了。

    “我们没错······”林尽染眼帘微垂,抬手轻轻抹去她脸上的泪水,喃喃低语,“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他也没错。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,不,也不该称作人,他们或自称是神、是王,但为了巩固至高的权力,也能成为魔、或兽。”

    稍稍凝神,李时安缓缓抬首,双眼已布满血丝,“夫君方才所说的三益丸,是她要与你做些交换吗?”

    她很清楚,从布局设计夫君出长安城起,至龙泉郡‘偶然’发现黎书和,再到察觉寒土,最后以三益丸相要挟。过程中虽意外冒出个宋韫初,但总体并无偏差。

    费尽周折,他们若只想讨几个条件,恐怕远远不够。不过因寒土的揭露,李、林二府就此心存芥蒂,怕是再也不能像从前般拥护这位皇帝陛下。

    林尽染慢慢将她的柔夷握在掌中,指尖揉着手背,安慰道,“买卖交易嘛,总该有来有回。又岂容她一人说了算?”

    李时安鼻头一酸,“我不希望夫君因此事有任何违心之举。”

    “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哪有什么违心不违心的。”

    李时安闻言,下意识地反握住他的手。这句话显然已表明他的态度,面对皇帝陛下的这手布局,他打从心底里就是不服。然是否因此要搭进去李氏,这是她唯一纠结的点,毕竟父亲大人已年迈,本该就是回京安享晚年的时候。

    “毕竟还尚有挽回的余地,宋姑娘也在想纾解寒性的法子。不若······就此算了!纵然···纵然我不能生育,还有元瑶,或者宋姑娘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李时安的话语中充斥着委屈、无奈,然更多的怕是妥协,故此寻了个令她心里好受些的由头,慢慢自洽。

    “说甚胡话!”林尽染言辞清厉,又将她往怀里拢了拢,语气略缓,半是玩笑半是认真道,“子嗣不过是锦上添花。若命里注定我二人确无后嗣,我认!但冻土的寒性不容小觑,纵然现今及时发现,若不趁早纾解,你本该能活一百岁,却因此只活到九十五,又找谁说理去?”

    李时安没忍住一笑,“我哪能活到一百岁,夫君惯会拿这些话来哄我。”

    然话音刚落,她的笑容慢慢散去,转而换上一副愁容,“时安暂且不打算将此事告诉父亲。”

    林尽染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,旋即转移了话题,“听闻早些时候,吴兰亭来找过你,是她谈论此事的?”

    “是,但说得也不算详尽。不过,结合之前夫君借故换了主屋的全数家具,我想应该所言无虚。”

    最初听闻是吴兰亭来访,林尽染本就暗暗腹诽,这位少夫人又是从何而来的消息,况且她与时安的关系已然闹僵,自然不会登门特地说些体己话、宽慰话,那多半就是来冷嘲热讽。

    李时安见他垂眸呆坐,抬手抚了抚其眉间的褶皱,宽声道,“兰亭没说甚,夫君无须多想。即便她不说,时安也会寻宋姑娘了解始末。”

    林尽染闻言,唇角勉强勾起一抹弧度,“元瑶和宋姑娘呢?”

    “宋姑娘方才替二嫂诊了脉,好在是未有大碍。她们见二嫂与我要说些私房话,便先回屋休息了,就等夫君一同用膳。”

    “那先用膳吧,我正好想问问宋姑娘是否知晓这三益丸如何制配。”

    任来风既搬空药房中的所有医书,或许当中就存在一些关键线索。而宋韫初作为黎书和的关门弟子,既知晓寒土的来历,纵然不知如何纾解寒性,现今有这‘三益丸’的名字,或许能想起医书中关于此药的记载。

    “本姑娘知道你的意思。”宋韫初微微蹙眉,神色有些许的凝重,“可你和时安夫人也知道,‘东海冻土’和寒土本就是一物,却有不同的称呼。同样,他们口中的‘三益丸’在小老头的医书中所载,却也可能是其他称谓。本姑娘是将药房中的医书看了个遍,可连你都不信那三益丸是真是假,即便我真记得那方子,也根本无用!”

    听完她这番直言不讳、无所顾忌的判断,林尽染免不了面色转白,透体一阵寒凉。然,就在此时,脑海中闪现过一丝灵光,眸色登时一亮,语音急促道,“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冻土既来自东海,这与其相生相克之物会否生长在冻土上?”

    宋韫初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,语音中略有赞赏,“没想到你还懂这些。不错,的确有这样的说法,但也别怪本姑娘心直口快,冻土既取自东海深处,而我等又不知具体方位,这下海取药简直难若登天。”

    本听完前半段,三人略有欢喜之色,但后半段显然是给他们来了一手当头棒喝。

    元瑶见她神色淡然,心中忿忿,“野丫头,照你这说辞,除向寒园求药,就再无他法?”

    “也不是。”宋韫初抿了抿唇,放下手中的筷箸,慢慢解释道,“小老头的药房中确有记载如何调制怀药,但多是当归、川芎、白芍和熟地黄等为主,不曾记载其他我不识的草药。故而你口中的三益丸,应该是小老头后配的药丸,因其功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