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楚韵 > 第234章 鱼饵

第234章 鱼饵(2/3)

?”

    林尽染摇了摇头,“申越不适合去。”

    申越到底是大将军府的府兵统领,又是北境军出身。若是这般带出长安城,恐会招惹话柄,倒不如留下他,安心守卫林府和大将军府的周全。

    长安至隰川县几约千里。若是快马驱驰,短则三日,多则五日,只要未逢灾害,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龙泉。偏生京畿周边暴雨不断,路途泥泞,耽搁了些许光阴,却也总算赶在崔秉志前抵达隰川县。

    隰川多山地、丘陵,这等复杂的地形便构建许多天然的关隘和险阻,造就此般易守难攻的据点,其依附地势险要的吕梁山脉与黄河流域又形成一道重要防线。

    境内的道路虽是沟通东西、南北两向的关键路径,但其自然地理环境也对交通路线产生了限制。由于要道的狭窄和有限,使得隰川更容易控制交通线路,只要在关键的道路节点设置关卡,就能对过往的人员、物资和军队进行检查和管制。而崔秉志若要回京,隰川是必经之路。若从地理优势上而言,在此设伏会使整场意外显得自然,不招惹怀疑。

    淑贵妃到底是要让自己看清什么真相,非要以崔秉志的性命要挟。至少目前来看,她若是想动手,大可在半途中命人截杀,又何必安然放自己进隰川呢。这些问题几乎一直萦绕在林尽染的脑海中,挥散不去。

    林尽染举目四望,但见周遭群山逶迤。此时,一枚浑圆的落日正悬浮于黛蓝的远山之上,绚烂的晚霞将西边天际涂抹得一片猩红,天地寂静无声。

    连日疲于奔赴的他刚至隰川县还未及歇脚,便紧着翻山越岭观察地形。猜测可能会在隰川县设伏,但具体是在哪条道,或者何时动手,皆是未知数。这令林尽染不禁再次细细琢磨,这谜面中究竟还藏有什么未曾发觉的细节。

    “再有三日未传回音讯,你再不能拦我出城寻他。”

    距林尽染去龙泉郡已有七日,然至今杳无音讯。元瑶本就对那日之事耿耿于怀,当下忧心林尽染的周全,予她更无好颜色。

    “我知晓。”李时安语气尚算轻松,抬手遣退采苓在内的所有下人,不叫伺候。又起身拉了拉元瑶,宽慰她安心落座,“前几日陛下命孙公公传信,日前已调拨百名禁军前往隰川。夫君定然早早做足应对,与崔伯伯汇合后,便会立即回京。”

    “贵人若要向崔供奉动手,你以为她当真会如此心善地告诉夫君?”元瑶冷冷一笑,眸光瞥见石桌上的鱼食,便取来洒向身后的鱼池,引得锦鲤纷纷跃出水面,争相竞食。

    “便如此般情状,崔供奉不过是贵人手中的鱼饵。这些时日,去明园登门求亲的世家、贵胄络绎不绝,长公主也曾登门直抒纳妾之意。除此之外,还有何异样?显然贵人的意图并非是这座林府。”

    元瑶森冷的声音,流刺于心,淡漠的无一丝包容之意。事关林尽染的生死,身份于她而言,并无分毫的意义。

    缄默片刻,李时安唇齿翕动,“我知道你担心夫君的安危。眼下禁军还未传回消息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又是等等等······”元瑶未待她说完,便直截了当地打断话音,眼神亦凄幽得如刀凛厉,一把摔碎手中已空空如也的瓷碗,忿然起身,“我真不明白,崔供奉虽是你的授业恩师,可他还能及得上你的枕边人不成?”

    元瑶的字字诘问,令李时安沉默几息后,不得不做出回应,“这是两回事。崔伯伯于我、于夫君皆有恩。故而他才会舍命前去相救。”

    “是是是,唯我忘恩负义。”

    李时安知道她的言语偏激完完全全是出自对林尽染的担忧。确实,在她的眼里,崔秉志的生死与她毫无瓜葛。可到底是自己的授业恩师,昔日科举也是有他的鼎力支持,方有今日这般景象。自家夫君于情于理都该报答这份恩情,李时安自认不会阻拦,也不该阻拦。

    “禁军是大楚军中的精锐,较北境军也不遑多让。若要截杀百余禁军,除非龙泉郡起兵叛变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呵!”

    还未等李时安描补完,一声不合时宜的冷笑声霍然打断。

    “北境军、禁军的本事我自然不会怀疑。不过,宫城里那位皇帝陛下竟整整迟了一日方派遣出禁军前去追赶。眼下的情形,仅迟上半日,便会有翻天覆地的变数。况且,谁告诉你途中设伏需要大量兵力,你难道不知隰川是何地势?”

    李时安并未出过京城,对龙泉郡的地形不甚了解。

    元瑶见她沉默,不满地冷哼一声,“你的心可真大。那可是你我的夫君,怎可将性命全数系于他人之手?”

    李时安在脑中回想着整件事态的发展,微微眯了眯眼,总觉得哪些环节过于奇怪,昂首问道,“那你想怎么做?”

    “你我率府中精锐,奔赴隰川。”

    “夫君若是在此,也不会答应我们出城。”

    李时安话中含蓄。莫说是林尽染在此,他不会答应,纵然是皇城中那位也不会轻易放她们离开。再有一层,半途中若有其他伏兵,挟持她二人,彼时李代远、林尽染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