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楚韵 > 第200章 线索

第200章 线索(2/3)

轻倒也罢了。可即便是送了礼,也未能得见这位林御史。诚然,凭空出现一个什么杜府尹,竟能两手空空地迈进林府大门,安能令他们心悦诚服?

    一旁知晓内情的官员不禁捂嘴轻笑,却也不曾提醒。料想如此愚昧无知者定然是个刚入仕途的愣头青,长安城里,还能有谁会被称作是杜府尹?

    杜子腾撇过头去,斜睨一眼,轻蔑地笑道,“染之虽未曾上表弹劾任何一名官员,但今日怕是得有一整本。”说罢,便往府内而去。

    可府外的官吏闻言俱是冷汗涔涔。毕竟听闻林御史从江南回京后,虽在御史台任职,却从未有弹劾之举,加之香水买卖又做得风生水起,料想应也是个贪财之人。原这记有官职姓名与年礼明细的账簿是以作弹劾之用,众人纷纷四散离去,不敢再献礼。

    林尽染将杜子腾招呼至书房奉茶,拨弄着茶盏的盖碗,调侃道,“杜兄,你这一捣乱,可是影响我一年的政绩。”

    方才刘管家再要出门去招呼那些送年礼的官吏时,早已没了人影。

    “你若是将府前这批京畿官吏一齐弹劾,当心吴尚书寻你的麻烦。年后仅是官缺就是一个大窟窿,何况得罪如此多的官吏,对你并无益处。略施惩戒足矣,况且年下走动也算是个不成文的规矩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还得深谢杜兄的一番心意。”林尽染的面上浮现一丝笑意,又举起手中茶盏小啜一口,方缓缓道,“门口那箱子里有千余两白银,我令刘管家告知那些送礼的官吏,但凡低于这个数的就不必来送了。”

    杜子腾闻言,脸色不由地微红,语音中带着几分讪然和自责,“哟,这还真是杜某好心办了坏事。不曾想,这些官吏连千余两的年礼都敢相送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林府名下尚且有香水生意做底,若是要的少了,他们反而心里不踏实。无妨,还有其他的法子。”

    林尽染又略略瞟了一眼他的表情,岔开话题道,“可是托杜兄帮忙查的事情已有了眉目?”

    杜子腾顿时恍然,“险些忘了最重要的事。”

    说着就从袖中拈出一张纸笺,平放在他眼前,“这上面是长安城里所有铁行的位置。不过依账簿粗略核对下来,并无异常。染之若想要更细致些,只得溯源,去掌冶署一查究竟。”

    ‘救’下元瑶的那支箭,箭镞上并无标识,若要查出是何人所为,无异于大海捞针,可正因无标识的箭镞方显得此事更为可疑。

    “制造箭镞的原料若是要溯源,除掌冶署管理下的铁矿外,便是一些废旧铁器和加工残余的铁渣,重新锻冶,再者就是民间私自开采的铁矿。”

    杜子腾在一旁听他喃喃自语,不禁蹙起眉峰,昔日元瑶在东市的境遇也知晓几分,偏生是一支无任何标识的箭射杀府兵,这才救了她一命。

    “可当下仅有一支箭,尚不能断定这批箭镞数量几何?或是否出自长安,倘若出自其他郡县,再要深查可并非易事。”

    林尽染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,拿起纸笺大略扫了一眼,默然良久方道,“杜兄可有信得过的铁行,或是哪位锻造师?”

    杜子腾凝眉思忖一番,倏然一笑,“丰安坊有一家铁行,是杜某一远房亲戚办的,手上的炼铁技艺还算是精进。染之可是有想到什么?”

    “我对冶炼之道并不精通,然各地锻造之术总该或多或少的存在差异。既未能追溯箭镞的来源,不若先大致有个判断。”

    譬如南北方,受气候、资源、燃料等等条件影响,定然会使用适合本地情况的工艺。北方多以块炼法和高炉炼铁法为主,而南方因多水,故而会运用水力鼓风来提高炼铁时的温度;而从燃料上来说,北方煤炭资源丰富,而南方则是森林资源更多,木炭便可能是主要的炼铁燃料;包括锻打技术上,北方会较南方更为纯熟。这些因素皆会影响兵器锻打之后最终的呈现,这便是他所依仗的依据。

    尽管会存在南方锻打完箭簇后,再运往北方的可能,可若真是如此,反倒会让林尽染更为确信,这支箭镞再追溯下去,定然与南海脱不开干系。但若是最终确认是在北方锻造,那再想追查可就真难如登天了。

    杜子腾垂眸,容色沉静似水,半晌,方淡淡出声,“杜某回去后知会他一声,染之尽管去,他定不会泄露。”

    “深谢杜兄。”

    杜子腾摆了摆手,又续道,“近些时日,前去揽月楼的官员多了不少。”

    “年下时节,各地官吏走动实属常态。即便是在京官员,免不得也会去的勤些。若非林明德意外身故,尚书令府和吴府未有心思理会,今日来我这儿送礼的该去林、吴二府才是。”

    杜子腾嘴角勾起一抹弧度,端起茶盏举在空中,静静等候林尽染碰杯。

    茶水微漾,二人一饮而尽。

    杜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,微微前倾身子,轻声道,“既是在书房,染之予我交代句实话,林明德之死可与你有关?”

    林尽染眸色淡淡,摇了摇头,“明有三皇子借调的卫队,暗有禁军护送。除却林夫人、府中下人还有卫队以外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