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塞音老仙闹大明 > 第271章 王有才下乡

第271章 王有才下乡(1/2)

    陇西县城西的官道上,三名身穿蓝色夹克,背着大包的男子正在一路骑行。

    蓝色夹克是塞国地方官的特色制服,虽无明文规定,但穿的多了,自然形成潜规则。

    在兰州崛起之前,原巩昌府府治陇西恰好位于甘肃的中心位置,陇西距离兰州、秦州和陇南的阶州(武都)、岷都等地都是300多里的距离,说是交通枢纽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陇西也是公路建设最早的地区,是以官道都是沥青路面。

    可往县城西北是黄土丘陵地带,地势逐渐抬升,三人骑了十余里,为首的男子速度慢了下来,被后面两个年轻人轻松超过,其中一个瘦子回头调侃道:

    “王局,啥时候提辆小汽车,咱们也跟着你沾沾光。”

    “还得再干几年,我是个外来户,没啥家底,比不了你们本地人。”

    中年男人满头是汗,说话的时候微微带喘,显然是体力不支了。

    瘦猴男子又对身边的小年轻道:“小高,听见没,王局让你好好干,明年再给你添个嫂子!”

    明明知道他这话的含义,但小高的脸腾地红了,那两人则没心没肺地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“不行了,下来缓缓。”

    王局率先跳下自行车,他正式刚被提拔为陇西县税务局长的王有才。

    一行三人是去首阳村下乡,瘦猴男子是县工商局的侯科长,小高则是去年才考公上岸的林业局干事。

    三人互不统属,是为了便于互相监督。

    新官上任三把火,知府化顶吉来陇西首先是整顿官场作风,整天大会小会,就没个消停的时候。

    之后就将官员队伍打散,让大家下乡摸底,搞扶贫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王有才也没和化知府这位老兄弟私底下会过面,也就是在工作会议上有过聊聊几句对话。

    但在有限的几次眼神交流中,王有才读懂了化知府的深意,自己这个官的确是对方安排的,所以他心里非常感激。

    不过当上局长的王有才还是有些小膨胀的,工资从一百多涨到四百多块,是可以惦记一下小汽车了。

    各县的主官(知县)是有配车的,但还没轮到县局一级。

    他媳妇前阵子跟几个官太太去重庆看汽车站,回来就吵吵着买车。

    不过他这媳妇是早年娶的,那会儿的王有才啥都没有,媳妇的条件也只能说一般。他自己又要把父母从平凉府接过来尽孝,因此手头并不宽裕。

    买车确实有些早,但他却动了纳妾的心思。

    女学生就是好!

    王有才刚三十出头,以他目前的身份地位,找个女学生还是很轻松的。

    他还想再挑一挑,按照塞国官场的潜规则,省部级(正二品)也就能纳两房妾室,入阁才敢纳三房。

    毕竟老仙才那几个老婆,这些年又一直没有扩大后宫的意思,你总不能比国主的老婆还多吧?

    级别那套东西也不是随随便便能改的,就连刘学勤自己也不能免俗。

    三人找了棵大树,坐在阴凉下,各自取出干粮吃了些。侯科长又发起牢骚,说道:

    “上头咋想的?让咱们到乡下伺候泥腿子,这不是倒翻天罡嘛。”

    “咳,侯科长,你的思想很危险啊!”

    王有才斜了瘦猴一眼,立刻板起脸教训。

    “我王说了,扶贫工作是今年的三大政绩之一。再说了,咱们塞国的官跟大明的官不是一回事,让你我去那边考八股,你我这辈子也中不了个进士,怕是中举人都不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哪像咱们塞国,二三十岁的知府一抓一大把。再说了,朝廷那么高的俸禄你道是白开的?不就是让咱们做好服务嘛?”

    “嘿嘿,王局觉悟就是高,我就是开个玩笑。”

    侯科长也觉自己说错话,自己找个台阶下了。

    “这种街溜子是怎么混到干部队伍里的?”

    王有才心中腹诽,也收起那套说教。那些话都是会上化知府讲过的,维护化知府,就等于维护他王有才,这点觉悟他还是有的。

    不过在官场混,也不敢把人往死里得罪。有些人官小,可人家背后有势力;有些人纯属小人,整天琢磨怎么害人。

    这两类人都能在背后使绊子,冷不防就能让你栽个大跟头。

    小高是临洮师范毕业的大学生,他不愿意当老师,就考了公务员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很普遍,现在中小学的老师工资没那么高,也就30-50元之间。而且县城等好地方的学校都已经人满为患,当老师通常都得去老少边穷地区。

    哪里有做公务员舒服,像他这样刚入职的干事,一个月都能拿到60多块,还没算各种补贴和福利。

    像今天这种下乡,最多在老乡家里住一两晚,回头就能拿好几块钱的补助。

    一路无话,三人到首阳村的时候已经是正午。

    农民还是延续过去的习惯,早晚两餐饭。三人又吃了些干粮,才进了村子。唤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