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“许大人,多亏了前些年你搞的精馏塔,要不这回兵部要调汽油,咱们还真的抓瞎。”
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大明搞来了汽车,就得有汽油。兵部本来想从塞国采购来着,但被户部的夏元吉给叫停了。
“开什么玩笑,咱们自己有标准石油,何须外购?”
这些年标准石油生产的汽油一直返销塞国,汽油虽好,但大明还没有应用场景。但这两年形势一下反转了,一度滞销的汽油,因为塞国汽车工业的发育,变得前途一片光明。
延安府离塞国这么近,那边的报纸杂志很快就能到石油公司,所以裘广德和许魁对市场变化了如指掌。
当然,他们的大后台夏元吉也十分清楚。
“哪里,我只是侥幸,全赖裘大人鼎力支持,才能成事。”
两人商业互吹,然后哈哈大笑。
标准石油太赚钱了,成品汽、柴油的出厂价已经双双突破200元\/吨。刚建厂那会儿,夏元吉要求石油公司上缴利润100万两(元),那时候他们还觉得艰难无比。
可后来5万吨精馏项目投产后,一年随便都有几百万的利润。
尽管户部要的利润每年都在增加,可夏元吉还是给他们留了相当的空间。一是留一定资金让石油公司发展,其次嘛,夏大人掌握着帝国的财政命脉,是要有些自留地的。
当然,夏大人绝非那种贪污自肥之人,但皇帝要打仗,只管伸手要钱,这就需要夏元吉左右腾挪了。
裘广德又饮了杯酒,才对许魁说:“夏大人来信说,这回的军售案,塞方曾提出索要榆林的米脂等县,让咱们留意着些。我寻思来寻思去,老仙从不会无的放矢,那些地方一准儿有宝!”
“嗯,我从塞国的朋友那里得了些风声,这回军售案兵部狠发了笔财。要不咱们以石油勘探立个专项,花他个百十来万的?找到油固然好,找不到的话,嘿嘿……”
许魁咧嘴笑了,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敢打敢冲的石油工人。
他已经被体制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