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塞音老仙闹大明 > 第232章 倒霉玩意儿塞国人

第232章 倒霉玩意儿塞国人(1/2)

    大明,南京太和殿。

    听说塞国使臣又来了,还是来送礼的,朱棣有些好奇,这才八月底,不年不节的。

    “来者何人呐?”

    如今太和殿换了大扇玻璃窗,采光效果特别好,离得老远,朱棣瞅着那使者眼熟。

    “臣……我乃塞音共和国外交部部长,傅安。”

    见到朱棣,傅安的磕膝盖就打转转,这不让磕头也有些不习惯。但他如今代表了塞国的脸面,要是胡乱给人磕头,那是要出外交事故的。

    今年搞交通部的时候,刘学勤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傅安,作为出使过帖木尔帝国的使臣,身子骨又硬朗,干脆别跟家歇着了。

    一句话,傅安又干上老本行,成了塞国外交部部长。

    结果头回公干就是来大明出使。

    “哦,是你啊,朕记得你是天朝之臣,何故反耶?”

    朱棣老阴阳人了,忍不住又拿话刺他。结果傅安双手一抱拳,腰杆挺直道:

    “在下没有反!我在帖木尔国停留十三年,被羁押七年,从没有反意,陛下可随意问同归的明人。可惜我回来时,已经没有家了。”

    傅安之事,朱棣自是清楚的,说到底还是老朱家负了人家,见群臣中也有人似同情傅安的遭遇,朱棣未免叹口气,道:

    “你能活着回来已属不易,倒是朕错怪你了。”

    双方都有些唏嘘,朱棣问以西域及帖木尔国的情况,傅安对答如流。

    听说帖木尔国连年征伐,导致生灵涂炭,如今已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国家,国土面积不输于大明的存在。

    傅安还添油加醋说,“帖木尔曾当着西班牙使臣的面,骂陛下是弑侄夺权之辈,我不配坐在西班牙使臣面前。”

    “”当时我想主辱臣死,大不了一死耳,于是与其据理力争,并要求其对天朝上国纳贡。”

    他说的倒也依据事实,结果把朱棣给气得破了防,当即骂帖木尔“老狗!”,还说支持塞国去干他。

    “那么,贵使此次来大明,所为何事呢?”

    发完脾气,朱棣终于进入正题。傅安答道:

    “我国王上听闻大明江西闹瘟疫,当即作出指示: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。为此,我朝捐资50万元,姜王后的王室慈善总基金向社会各界人士募集善款,共计101.83万元。此为这次捐助物资的清单。”

    听说塞国人又是来送钱的,有的人皱眉摇头叹息,也不知愁个啥。还有人眼冒绿光,想着从这笔钱里头揩多少油水。

    朱棣看了清单,却忍不住“咦”道:

    “这怎么还有给朕和太子的物事?”

    他扫了眼清单,便递给了太子朱高炽。

    因为礼单最上头是金东风蒸汽汽车一台,10万元;银东风蒸汽汽车一台,8万元;东风牌蒸汽卡车一台,元……

    其余则是各式各样的物资,其中光大米就有二十万石,折价10万元。

    还有口罩、蚊帐、煤油灯、被褥,各种物资不下百种,连旧书都有,就是没钱。

    塞国也知道大明官僚体系怎么回事,若是送钱过去,灾民怕是连口汤都喝不上。就算送物资,能不能到灾民手里还不好说呢。

    大臣们才弄清楚,敢情塞国人把钱换成了物资,有人不禁在心里乱骂:

    “多此一举,真是些倒霉玩意儿!”

    “是这样的,蒸汽机车乃是我国最新的工业产品,性能堪称逆天。若有上好路况,则北京与南京之间,一昼夜可达。我王念及陛下及太子殿下日理万机,特意献上此神器,以解舟车劳顿之苦。”

    “啥?北京到南京只要一天,我没听错吧?”

    大殿中立时吵吵起来,要知道南京到北京直线距离差不多1000公里,普通骑马要二十天左右才能到,塞国那什么蒸汽机车的速度也太骇人了些。

    要知道这次给大明的三台蒸汽机车采用的是双缸蒸汽机,功率为100匹马力,最高时速可达60公里。

    得知三辆车和货物都跟着使团队伍来了大明,大伙儿把救灾之事抛在一边,纷纷一睹蒸汽机车为快。

    那汽车从上新河开了下来,进了江东门,过了陡门桥,三山街。过了淮清桥,崇礼街,最后从正阳门直接开进皇宫。

    由于是给皇上的贡品,礼部的人跟着去码头迎接,见到原来是这么大的家伙,急急忙忙安排戒严封路。

    百姓来不及避让,有躲在茶馆,又被关在饭铺。只听到街面上隆隆山响,高高起了滚滚白烟,有扒门缝的,有从窗户上探头张望的,老远瞧见两座描绘金龙银龙的钢铁怪兽驶过,若不是有骑士打马紧随,还以为是天神的法宝呢。

    “鹦鹉螺号,一准是水爷的鹦鹉螺号!”

    有个说书先生想起什么似的,拍掌大声叫道。

    “休得胡说,那鹦鹉螺号明明在水里,如何上得到街面?”

    有人表示不信,出言辨道。

    “人家丁春秋也没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