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塞音老仙闹大明 > 第227章 一路向西

第227章 一路向西(1/2)

    “南方青色大山里的仙人呵,用他慈悲的胸怀,给无家可归的藏人、回回和蒙古人,一个物流公司。

    他让我们跨上大马,背上干粮,成为塞音骑士的鹰犬,一路向西。

    我们去敲打高傲的亦力把里(东察合台汗国),

    要让他们的鲜血,淌满塔里木盆地。

    还有该死的帖木尔,我们要填平他的阿拉伯海!

    挖开老跛子的棺材,将他一脚踢开,把他的奴隶全部赶来。

    不要给他留下一条母狗,

    不要给他留下一个孤儿!

    还有那波斯湾的女人啊,任你我主宰,任你我疼爱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赤斤蒙古卫的蓝牙扯着嗓子在草原上歌唱,骑着马从营地赶往工作现场。

    一切都那么魔幻,自从头人从总山回来后,就跟打了鸡血似的,天天变着法儿折腾部落里的人。

    蓝牙本来叫牙兰,就是那阵子改的名。

    头人说,赤斤蒙古卫如今是塞国的赤斤蒙古卫,所以我们要改汉姓,用汉名,否则会被人瞧不起。

    他带头改姓了刘,叫刘可儿,不过只许他们家的人姓刘,因为总山的老仙就姓刘。

    刘可儿不让部落里的其他人姓刘,因为他们底层人不配。但大家问他,我们该姓啥?又把刘可儿难住了。

    想了半天,才想出蓝、马、王、白、高等姓氏。

    关西七卫集体改汉名是大势所趋,因为族人都要编入公司,肯定是汉人过来管理嘛。你那名字起得都跟外国人似的,哪个记得住?

    大概是在五月底,关西七卫的所有人员,全部被集中到了哈密卫。总山派了位名叫马多礼的大人,出任“关西物流(集团)公司”总经理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这里的人有畏吾儿族、蒙古族、藏族、回族,还有哈剌灰人,从今天起,我们都是塞国人的一份子。”

    马多礼站在高台上,用一个奇怪的喇叭对上万人喊话。在头人的带领下,大伙儿一起报以热烈掌声。

    “我也是汉人和藏人生的杂种,还是阿爸在婚外生养的野孩子。幸运的是,阿爸没有抛弃我和兄弟,把我们从打箭炉带到了塞国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位大人的身世,人群中有忍不住抹眼泪的,很明显是产生了共情。

    “汉人有句话,叫天生我材必有用!只要大伙肯干,我相信,我们很快能过上好日子!”

    马多礼的讲话很接地气,他的话再次被欢呼声淹没。

    “那么,下面我说一下咱们公司的章程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关西物流是家股份有限公司,除了大股东总山庶务堂之外,七卫头人和所有人户都入了股。

    总股本是三百万元,牧民们是没啥钱的,三百万的数目,他们听都没听过。

    没钱没关系,就用各家的牲口入股。

    一只羊三块钱,一头牛十块钱,一匹马二十至四十元不等。

    牧民家庭养羊数量普遍在三十到一百只以内,数量取决于草场情况和家庭规模。几乎人人都有马,算下来每个家庭至少也有五匹马。

    一户牧民的财产大约在200元至500元,七卫一共只有两千多户人,这些人以实物出资,全加在一块也不超过60万元。

    七卫头人总共出资40万元(包含7%的干股在内),差不多一家出资三万到五万的样子。

    其余200万的资金是总山出的。

    听说自家的财产要入股,牧民们吵吵起来了,“那我们吃啥?我们的马儿给了公司,我们出门骑啥?”

    马多礼又是一番解释,快把嘴说秃噜皮了,大伙儿总算是满意了。

    公司注册成立后,这些牧民就是关西物流的员工了,每个月有工钱。马成了公司财产,但大家有出行的需求,还可以向公司申请,就可以领到马匹。

    你可能会想了,关西物流这么大的公司,这么大的地盘,该怎么经营呢?没有打仗之前,貌似也没业务啊。

    第一步,公司将七卫人口全部集中到了哈密卫,此地乃是通往西域的门户,最为紧要之地。

    城投建和守备第十旅的官兵已经在此建筑水泥棱堡城市,建成后,预计可以容纳三万人口。

    此城既可作为通往西域的最大军事堡垒,又可供往来商人和物流公司员工居住生活。以塞国当下实力,从内地调集粮食、百货等物资,一点儿难度都没有。

    第二步,成立农牧事业部,建立大型牧场,自己耕种牧草。这种模式已在多地实现,无须赘述。

    第三步,在其余六卫建设棱堡与烟墩结合的哨所模式,这个棱堡规模就很小了,最多驻扎一个营的兵力。

    烟墩更小,配一伍哨兵轮值即可,配备狼粪、煤油、信鸽等物资,若有敌情可燃狼烟示警。

    但六卫的牧场也不能荒废,每卫会留百人,专门打理牧场,也可养少量牲畜。

    这些牧场是备轮牧之用。

    当然,只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