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出现了两个话事人。
按道理来说,季新应该听从张绍的命令行事,可季新仗着手握实权,不将张绍这个枢密副使当回事。
如此一来,张绍想要全面封锁倭国军队的计划破产。
十二月中旬,近卫军团大将宁中次率部猛攻闽州,季新不敌,招募的数万新军被倭军击溃。
闽州陷入重围。
季新向张绍求援,张绍担心派出援军会被倭军埋伏,于是拒绝季新的要求,并告诉季新坚守闽州三个月,必可扭转战局。
季新破口大骂,立即派人弹劾张绍放任不管友军的行为。
并向朝廷求援。
而福建此时,已是混乱一片。
新年过去,武昌也没有收到季新的求援信。
柴昊不知道闽州陷入重围,还以为季新和张绍已经遏制了倭军的入侵。
眼下西南趋于稳定,等到开春,朝廷就可调动禁军入闽,反击倭军。
海战方面,周军不是倭军的对手。
但到了陆地上,难道大周还打不过倭军?
柴昊对倭军的陆战实力并不清楚,单纯的以为倭国就像草原上的那些部落,茹毛饮血,哪里懂什么排兵布阵。
只要禁军开拔进了福建,必可横扫倭军。
最让柴昊放心不下的还是贵州。
安南侵占了大半个岭南,广东的靡阳,被打的数次溃不成军。
如今又在向北入侵贵州。
加上一个大理,还有一个狗屁的伪明,想想就令人头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