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胎穿李承乾,摆烂出盛世大唐 > 第445章 火上浇油

第445章 火上浇油(1/2)

    “夫君,没那么夸张的,韵儿也才三个月身孕,没那么娇弱。”苏灵韵抬眸温柔的对着李承乾笑了笑,手里的笔还在继续画着。

    “就是,夫君,我和韵儿姐姐哪有那般娇弱啊?只是画画而已,哪有那么夸张。”武媚娘也笑了笑,伸手摸了摸自己肚子。

    “瞧,人家这都还没怎么显怀呢,霜儿姐姐四个月肚子,才算比较需要注意的。”

    说完,武媚娘又拿着毛笔绘制了起来,搞得李承乾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。

    听到这话,乖女儿李悦就不乐意了,严肃着神情对苏灵韵和武媚娘道。

    “韵儿姨娘,媚儿姨娘,你们不准再画了,别累着了弟弟妹妹们,要不然,悦儿就让阿耶教训你们。”

    还得是乖女儿李悦的话比较有用,苏灵韵和武媚娘听后,就乖乖把毛笔和宣纸给收了起来,没有继续再画了,让李承乾有些感叹不已。

    哎,两个媳妇都不听话,还只听自家女儿的话,这算咋回事啊,这家到底谁做主了?

    没多久,霜儿就让人端着菜肴走了进来,李承乾闻着菜香味,肚子早就饿了,赶忙大快朵颐了起来,那狼吞虎咽的样子就像饿死鬼似得。

    接下来一段时间,李世民生怕自家好大儿想着将七弟剖尸了,就赶忙让鸿胪寺和将作监前往了河西县给李元昌举办了葬礼,葬在了封地之内。

    古代有封地的王,不管是亲王还是郡王基本都葬于他们自己封地之内,若是没有封地的王,那可能会葬于皇陵之中。

    而李元昌有自己的封地,自然得葬于封地中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
    李元昌是以亲王礼仪下葬的,因为他被李世民下令追封为了汉王。

    反正李承乾不知道自家老爹咋想的,为什么不给那家伙重新追封为鲁王呢?

    不过他倒是隐约记得,历史上的李元昌确实在贞观十年左右被改封为了汉王,只是没想到李元昌最后封号又与原本历史上不谋而合了。

    李元昌下葬以后,李承乾也算是松了口气,一般来说他下葬了,这事情也就盖棺定论了,李世民也不可能再将他棺材刨出来,重新开棺验尸了吧?

    所以生活很快又恢复了平静,时间进入到贞观十五年十二月后,李承乾看到了小六派人从五行山那边送来的燃油汽车。

    看着那燃油汽车的样子,怎么看怎么觉得有点甲壳虫车的味道,对此李承乾有点不理解小六那些人的审美了,做成这鸟样真没啥好看的。

    不过不好看归不好看,能一小时最快115公里,随随便便把速度开到七,八十公里每小时应该算是比较稳定的。

    所以李承乾在拿到这辆车以后,第一时间就带着霜儿,苏灵韵和武媚娘三女驾驶这辆车绕着长安城溜达了一圈。

    嗯,试驾的感觉相当不错,而且现在长安城这里就有汽油和柴油的供给。

    毕竟目前来说,现在皮卡在长安城也有几十辆的样子了,专门负责从五行山给长安运送一些物资,诸如钢材、弹药之类的。

    毕竟之前长安就驻守了三千隐龙卫,随时供李世民调令,配合大唐精锐去攻伐其他国度,当然需要能够随时供应给他们足够的枪支弹药。

    正因为如此,长安城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汽油和柴油储量,而且储量相当庞大,已经可以支撑汽车在长安的普及化。

    只是李承乾觉得该普及的应该不是私人化的汽车,而是公共交通工具。

    因为长安城现在有百多万人口,如果有十分之一家庭有私人汽车,恐怕整个长安的交通会变得极其拥挤。

    若是普及公共交通工具,比如说公共汽车,那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大问题,毕竟一辆公交车上坐几十人基本不成问题,能大大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。

    有了比马车跑得更快更稳的公共交通工具,很多人也不会选择再去乘坐马车。

    所以李承乾现在鼓励五行山那边建造大型公共汽车,至于多久能把这大型公共汽车制造出来,并且下线,就说不准了。

    一圈溜达了下来,霜儿直接给出了自己的评价:“这辆汽车比之前的煤油车跑得更快,也更加稳定了,几乎感觉不到颠簸,比马车坐着舒服多了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赞同的点了点头:“几乎感觉不到颠簸有多重原因,最主要有两个,一个是现在长安,乃至整个关内道都是平坦的水泥路,路面不会有太大的起伏。

    第二原因是这辆汽车的避震装置比之前更好了,所以开起来非常不错,以后有机会带你们出城去逛逛,肯定比城内跑更舒服。”

    “夫君,咱们四人开着车跑出来溜达,悦儿那丫头会不会不高兴啊?”武媚娘好奇的看着正在看车的李承乾问道。

    “有什么好不高兴的,不是有两个奶娘带着她吗?不过……”李承乾想了想,脸上露出了坏坏的笑意。

    “悦儿那丫头现在四岁多了,再过两年,咱们就把悦儿送去读书,到时候,嘿嘿嘿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李承乾邪恶笑意,三女纷纷斜睨了他一眼,这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