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春秋晋国风云 > 第422章 铁丘之役扬威名(2)

第422章 铁丘之役扬威名(2)(1/2)

    一万余晋军,在赵鞅率领下,难道就直接扑向数倍于己的郑军?

    当然不是,春秋到了这个时候,已经没人再打那种贵族战了,那就全方位使用计谋吧。

    赵鞅的第一计便是疑兵之计,在战车上都插遍旗帜,当道而摆。

    郑军本以为晋军主力都在围城,哪怕是有阻截,估计也是小部队。

    结果到了铁丘一看,不得了,晋军声势浩大,分明是主力前来迎击。

    郑军主帅子姚和副将子般心惊不已,立即命令郑军就地扎营,待探明情况再决定下步行动。

    好,就等着你扎营。

    郑军忙着扎营,赵鞅的战斗令就下了:全军突袭,直捣敌军!

    晋军发起了全线冲锋,赵鞅亲自擂鼓,邮无恤驾着战车一马当先,率先冲向郑军。

    全军将士见主帅如此勇猛,个个热血沸腾,喊杀声响彻山谷,晋军如猛虎般冲向郑军。

    郑军一时被打懵了,前军顿时被打了个稀巴烂,士卒转身溃逃,冲击郑后军,乱成一团。

    赵鞅抖擞精神,把战鼓擂得通天响。车御邮无恤更是象打了鸡血一样,朝着郑军哪里人多便把战车开向哪里。

    车右蒯聩也已经沉浸到了战场的血腥中了,他一杆大戟上砍下刺,郑军沾着便死碰着即亡。

    郑军大败。

    但郑军战斗力一向顽强,一时之败并没有崩溃。很快,郑军主帅子姚发现了问题:晋军虽然声势浩大,但兵力少得可怜。否则,这一轮突袭得手,还不把郑军给击溃了?

    子姚喝令压住阵脚,约束前军撤退下来的溃兵,命令后军全线压上。

    在春秋战场上,郑军算是战斗力较强的一个诸侯。说起来,在郑庄公时代,郑军可谓是横行中原鲜有敌手,把卫国、宋国、曹国、陈国、鲁国等国都打得没有脾气。

    郑军主帅子姚大声对将士们道:“此战若败,那郑国就要亡国了!为了先君庄公的荣誉,将士们奋勇杀敌吧!”

    郑军士气上来了,一开始被打懵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,毕竟兵力数倍于晋军。

    很快,战场局势开始发生变化。

    赵鞅已经是完全豁出去了,他的战鼓声一直没有停,晋军仍旧勇猛无比,已经冲进郑军中的赵鞅,兴奋点达到了高潮。

    郑军主帅子姚瞧见赵鞅帅车,命数辆战车围将上来,双方混战在一起。

    混战中,赵鞅背部中了重重一击,下意识地抓住战车上的旗杆。由于用力过猛,旗杆被拉倒,掉入车下。

    赵鞅口喷鲜血,摇摇欲坠。车右蒯聩见状一手扶住赵鞅,一手横戟挡住敌人。车御邮无恤见事态紧急,忙调转车头,急欲离开险地。

    赵鞅大吼道:“不要管我,不要调头,只管往前冲!”

    赵鞅继续擂鼓催进!

    晋军将士见主帅如此壮烈,身负重伤仍奋不顾身,顿时士气高涨。

    狭路相逢勇者胜!郑军终于吃不消了,主帅子姚见双方混战郑军根本没有半点优势,下令撤退。

    郑军撤出十数里地,重新列阵。

    晋军追击了么?

    没有,因为实在追击不动了。

    主帅赵鞅身负重伤,部队也折损不小。晋军得胜也是打了对方一个猝不及防,靠的完全是主帅冲锋在前带来的士气高涨。

    而且,由于帅旗遗落战场,被郑军所得,势必影响士气。

    郑军虽败但至少尚存大半兵马,一旦贸然追击,对方在被置之于死地情况下反而激发其战斗力,晋军这点兵马可损失不起。

    天色惭惭暗了下来,夜幕暂时隐去了铁丘战场的惨然。晋军帅帐里,军医将药给赵鞅喝下,赵鞅半躺着,心事重重。

    此时的他,似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时。郑军的骁勇也超出了他的意料,如果明天郑军反扑,靠自己这数千兵马,能否战胜叛军?

    突然侍卫来报,公孙尨求见。

    公孙尨原来是范氏家族负责赋税的官员,中行寅、士吉射被定性为叛乱后,公孙尨与晋军多有交手。结果在一次交战中,晋军击败了中行氏、范氏军队,俘虏了公孙尨。

    由于公孙尨作战勇猛,给晋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,在战斗中不少晋军士卒死伤其手。当时有人就要杀了公孙尨,但赵鞅不同意。

    他对大家道:“公孙尨本就是范氏家臣,所以为范氏家族效力,这是为了主人而勇敢作战,他没有罪。”

    赵鞅不但没有处决公孙尨,反而表扬公孙尨能为主人尽忠尽职,堪称典范,赏赐公孙尨一块土地。公孙尨感激涕零,从此投靠赵鞅,成为赵鞅的亲信之一。

    此时听说公孙尨求见,赵鞅立即召见。

    公孙尨对赵鞅道:“主公,两军刚死拼了一场,皆是人疲马乏。但如果我们不作休整,趁夜突袭郑军,郑军猝不及防,我军可取胜!”

    赵鞅猛然醒觉,于是,赵鞅的第二计便来了:夜袭郑营!

    赵鞅下了命令:伤员留守晋营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