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春秋晋国风云 > 第410章 赵鞅率军伐卫国

第410章 赵鞅率军伐卫国(1/2)

    公元前501年秋冬季节的这次齐国伐晋,卫军果断出击,有效牵制了晋军主力。

    使齐军在打响反晋第一枪取得初步胜利后,总体顺利撤退,未遭受重大损失。

    齐国对卫国非常感激,齐景公大手一挥,大方地将齐卫交界的禚邑、媚邑、杏邑三座城邑送给了卫国,两国同盟更加巩固。

    但是,卫国受到了来自晋国的极大压力。

    过了年,即公元前500年,赵鞅亲率晋军讨伐卫国。晋军进扑卫国都城帝丘,将帝丘围了个水泄不通。

    去年因丢掉邯郸西北重镇寒氏的邯郸氏赵午,此时卯足了劲,为了一展赵午之勇武,赵午仅率七十个亲随步兵攻打帝丘西门。

    卫灵公大怒,命人打开城门与赵午交战。

    赵午丝毫不惧,邯郸氏七十勇士就在西门与卫军激战一番,卫军居然被杀了个人仰马翻,数名士兵战死。只好退进城里,闭门不出。

    涉佗听说后,不由兴起,他对部下道:“赵大夫也算是咱晋国的勇士了,不过,如果我前去的话,卫人肯定吓得尿裤子,连开门一战都不敢。谁敢跟我一道,展示咱大晋的勇士风范?”

    晋国的勇士还真不少,人人都要跟着涉佗去亮一把风采。

    涉佗就点了七十人,又一支晋军七十勇士组成了。第二天一清早,这七十人跟着涉佗在帝丘西门外叫阵,卫军果然不敢出战!

    七十勇士就在帝丘西门耀武扬威了一番,最后搞了一个摆拍:七十人,以涉佗为中心站立在西门正中央,左右各两排勇士,直挺挺站立着!

    史料居然记录了这样的战场风景线!读来真是令人喷茶。

    但卫灵公就一个态度:守着城池不出战,看你晋国佬能怎么样。

    卫灵公的守城也颇有章法,对于邯郸氏的军队,他命令只要盯着他们就行,别浪费了箭矢,反正这些家伙就是一些搞搞显摆的,所以西门只留了丁点兵力。

    啍,随便你来多少支七十人勇士队,靠显摆是攻不进城的。

    卫军的主力主要摆在赵鞅亲自率领的主攻方面,即北门。

    赵鞅亲自擂鼓,命令将士们全力攻城。

    但令赵鞅沮丧的是,貌似除了邯郸氏那两队七十勇士外,自己赵氏大宗的子弟兵却不怎么出力。只要城头上箭矢如雨般射来,将士们就全线退至安全线以外。

    赵鞅急道:“难道咱赵家军就没了斗志了吗?”

    一个叫烛过的将军过来冲着赵鞅就大声道:“元帅错矣,只有不会率军的将军,没有不会打仗的士兵!同样都是晋国勇士,先君献公时,率领他们可以并国十七、服国三十八,取得十二场战役的大捷。”

    “但到了先君惠公时,却被秦人击溃于韩原,秦军迫近离绛都十七里处。先君文公即位后,同样率领这些勇士,伐卫伐曹皆取得胜利,城濮一战大败楚军,称霸中原。”

    “元帅,您看您自己,举着盾牌却站在箭矢不能至的地方,却让将士们去身迎箭矢,将士们的斗志士气如何激发?”

    赵鞅听后满面羞惭,他丢弃盾牌,将战车开至城上箭矢可射到的地方,再次击鼓催兵。

    晋军将士们一看主帅如此奋不顾身,士气顿时高涨起来,攻城声势浩大。

    卫灵公终于泄气了,难道要亡国了?他站在城头大声叫道:“赵鞅大夫,能谈谈么?”

    赵鞅见一时也无法攻下帝丘,对方提出谈判,立即命令停止进攻,派出使者入城与卫灵公谈判。

    卫灵公只提了一个条件:“将上次那俩家伙给宰了,寡人和整个卫国就听命于大夫。”

    那俩家伙是谁?当然就是邯郸赵氏家臣涉佗和成何!

    啊?敢情你卫国叛晋是因为礼节问题?

    赵鞅终于弄清楚了,上次来结盟的晋使涉佗和成何居然如此羞辱卫国。

    赵鞅大怒:“去,将涉佗给带来!”

    涉佗还在那里搞摆拍呢,赵鞅的亲卫走上前,架了他就走。然后,被赵鞅斩杀于阵前。

    早有亲信跑去将消息告知成何。

    成何正在邯郸城,听说赵鞅追究上次出使卫国之事,知道自己在晋国也玩完了,仓皇向北而逃,去了燕国。

    见赵鞅处决了涉佗,逼走了成何,卫灵公与赵鞅的和谈也就可以进行了。

    结果是卫国认错认罚,从此奉晋国号令。双方盟誓后,晋军撤退。

    见赵鞅如此通情达理,卫灵公也挺感慨的。今后,如果真的要继续尊晋国为盟主,看来这位年轻的赵鞅值得攀附。

    那就送礼吧,但卫国穷,没钱,怎么办?那就送人吧。这一次,卫灵公赠送赵鞅五百户人口。

    赵鞅大喜,人口是当时最重要的资源,但此时赵鞅统帅着晋军,总不能带着这些人走吧。

    于是,赵鞅将这五百户人口就近交给邯郸的赵午:“那就麻烦叔叔暂时安置在邯郸,待晋阳建成后,就迁走这些人至晋阳。”

    只是令赵鞅没想到的是,就是这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