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春秋晋国风云 > 第390章 王室典籍入楚国

第390章 王室典籍入楚国(1/2)

    目标一旦明确,那就看执行者的执行力了。

    赵鞅的执行力显然是极强的,黄父会盟结束后,赵鞅及时督促各参会诸侯国送粮运兵,全力支持周敬王。

    公元前516年王子朝的重要支持力量召庄公、南宫极相继去世,王子朝势力锐减。

    此时的楚国,正值楚平王去世,一时也无法顾及王子朝。

    而齐国正积极干涉鲁国内部权力斗争,有意支持被鲁国三桓赶出国的鲁昭公回国复位,也无暇顾及王室内乱。

    于是,晋国抓住时机迅速出手了。

    但晋国出手之前,周敬王团队先是大造了一个舆论。

    什么舆论?

    大张旗鼓宣传了一则王子朝已经被上天抛弃的流言。

    黄父盟会后,晋国公开表态支持周敬王,并且会盟诸侯,准备一起讨伐西王王子朝。晋国发动中原诸侯向周敬王送兵送粮,给王子朝造成很大的压力。

    王子朝一直坚信自己才是大周王朝的真命天子。毕竟,前有先天子周景王的宠信及非正式指定自己为接班人,后有朝中大量臣子官吏支持自己。

    而且,王子朝还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取得了压倒性的初步胜利:赶跑了由刘氏、单氏两大世卿大夫家族扶持的周悼王,并令其惊恐致死。

    接下来,又战胜了继位的周敬王,自己稳坐王城天子宝座。

    晋国啊晋国,难道你就不知道予一人才是真正的天子么?怎么非得去支持那个根本就是势弱力寡的周匄呢?

    王子朝非常郁闷,他决定向上天求助。

    于是,公元前517年,就在赵鞅会盟各国卿大夫于黄父后不久,王子朝在黄河搞了一场祭祀活动。

    这场祭祀一个很重要的程序,就是王子朝将周王室代代相传的一块宝珪敬献给了黄河之神,具体形式便是王子朝祭祀祈福后,将这块宝珪投入黄河。

    这可是国宝啊,眼看着这块大周王朝的传世宝贝被投入黄河,有人实在不舍。

    于是,围观的人中有一个水性特别好的船夫,他待祭祀活动结束后,趁人不知,潜入黄河找寻这块宝珪。

    这个船夫恐怕要排进中国历史上水性最好的人之一了,后世的什么浪里白条张顺、阮氏三兄弟那肯定是靠后排了,因为他居然在滔滔黄河中找到了这块宝珪!

    船夫大喜,如果把这块玉卖了,那可以说是几世不愁吃了。

    但他的这个行为却是严重违法的,不要说你区区一个庶人居然敢玩玉,你取回已经获献给天神的宝珪,那就是抢夺天神之物!

    周敬王手下一个叫阴不佞的大夫听说了此事,对那块宝珪居然被一船夫得去,羡恨不已。

    自己有兵有马有权有势,你区区船夫怎么配拥有这宝珪?

    阴不佞出手了,他以袭击在黄河搞祭祀活动的王子朝为由,率军奔赴黄河岸边。

    王子朝早就回了王城了,阴不佞就以抓捕那些参加王子朝祭祀的百姓为理由,将那个船夫也抓了。

    百姓们摊上大事了!最后的结果,是船夫无比心疼地把那玉珪献给了阴不佞。

    阴不佞得到了这玉珪,放了被抓捕的人们。

    但阴不佞没有将玉珪上交给周敬王,却向周敬王汇报了具体经过:“陛下,臣追赶王子朝不及,但找到了从黄河中打捞王子朝所献之玉珪的船夫。”

    “但很奇怪,那船夫一口咬定他从黄河里找到的是那块玉珪,但最后上交给臣的,就是这个。”

    周敬王一看,顿时火大了:这是玉珪么?这分明是石头啊。

    阴不佞继续道:“陛下,臣以为这是天意。本是王子朝将宝珪敬献黄河之神,但黄河之神显然没有接纳他的宝珪,故将宝珪变成了石头。”

    “恭喜陛下,王子朝很快要覆亡了,陛下马上要回王城了,臣等替陛下高兴啊。”

    周敬王听后,态度720度大转弯,大喜!

    然后,阴不佞关于宝珪变石头以及上天决意抛弃王子朝的舆论便热了起来。洛邑军民以及百官都议论纷纷,许多人纷纷弃王子朝而去。

    一切都妥了,赵鞅可以出手了。

    公元前516年,赵鞅代表晋国率联军讨伐王子朝。

    此时王子朝已经是困兽之斗了,哪里是联军对手?

    王子朝无可奈何之下,将王室的宗器宝贝、典藏书籍等一并装车,率其支持者仓皇逃出王城洛邑。

    赵鞅迎周敬王回到王城,周王室二王并举的乱象总算基本得到解决。

    但是,本已衰落得不行的周王室经此内乱,此时更是雪上加霜。

    王子朝带着大量的王室宗器以及典藏图书逃到了楚国,那可都是稀世宝贝啊。

    为了得到楚国的扶持,王子朝将这些典藏图籍一并送给了楚国!

    从此,原本被视为南蛮之国的楚国,一下子将国家的文化程度提升到了其他诸侯高不可攀的高度!

    这对楚国来讲是天大的利好。
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