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这个标题,无数明朝宗室开始吐苦水。
“终于等到这个视频了!”
“吃空大明的是那些亲王,我们这些底层宗室都穷到了吃不上饭,沿街乞讨去了!”
【“有很多人说是朱元璋的子孙,大明宗室吃垮了大明。”】
【“那些身处底层的大明宗室,如果能听到这番话,会拿着刀子跟你理论理论。”】
【“就像现在某富人家族,为了让家里的水龙头保持独特的水流效果,水龙头一年365天不关,浪费了一万多吨水,把这些被浪费的水平摊到你身上,你肯定也不答应。”】
【“明朝的那些宗室们,也是分三六九等的。”】
【“咱们经常抨击明朝的宗室吃着朝廷的饭,还不给朝廷干活,觉得像养猪一样。”】
【“但问题是,这些猪里面吃饲料吃得最猛的,是每个藩系当中的大宗,也就是亲王们。”】
【“按照朱元璋给子孙定下的爵位制度,每个藩系的嫡长子继承亲王爵位,其他儿子获得郡王爵位之后,再一代一代往下降,然后就成了各藩系的小宗。”】
【“亲王爵位的获得者始终是大宗,朝廷给这个藩系的俸禄,也可以说是工资,大部分被大宗拿走了,小宗只能拿剩下的。”】
【“而且朱元璋还规定,亲王和郡王的禄米可以自己去收,也可以在庄子里面自己种,或者从市场上搞,都行。”】
【“可郡王以下的宗室们,他们的禄米就只能由官府统一发放。”】
【“这两者的区别在于,王爷们自己去收,不仅可以保证收上来的这些米是新鲜的粮食,还不用走官方渠道,不用看那些朝廷官员的脸色。”】
【“郡王以下的宗室,他们的禄米是从官府那里领的,他们拿到的都是压了好几年的陈米,不仅不新鲜,而且这些官员经常是拖着不给。”】
【“按理说,小宗室们的工资不高,应付他们也不是什么难事。”】
【“偏偏大明朝的王爷们实在太能生了,哪怕地方官府只给每个宗室子弟一人发一小袋粮食,这么多人加起来,也能把一个地区的粮仓搬空。”】
【“到了明朝中期,宗室成员的工资就彻底成了一个巨大的财政包袱,各级官府也只能是想办法用各种理由拖欠。”】
【“这就导致,底层的明朝宗室们过得很艰难。”】
“养不起还这么能生!”
【“当年朱元璋没有规定子孙后代们只能混吃等死,老朱是允许后代参加科举考试当官的。”】
【“但是宗室藩王中出了个明成祖朱棣,这条路被他走死了,他怕以后有人学他,又给宗室带上了个紧箍咒,把这条路彻底堵死了。”】
【“用朱棣的话说:当官不好,是件苦差事,我替你们试过了,你们还是在家里躺平混吃等死吧。”】
【“除了不能参加科举,明朝宗室还不能从事任何职业。不农、不仕、不商。”】
【“也就是说,明朝底层宗室们吃不上饭的时候,连打份工都不行。除了抢劫就只能乞讨,甚至有宗室为了有口饭吃,故意犯罪,被朝廷发配到凤阳高墙吃牢饭。”】
某明朝位面的人说道:“你是没见过那些又穷又有骨气的底层宗室,男的三十未娶,女的四十未嫁。”
“三十未娶?他是朱家人,哪怕生活拮据,有宗室的身份,娶个普通百姓也不难啊!怎会三十未娶?”
“正因为他姓朱,是大明宗室,有傲气,门第高的不愿意嫁给他,家是普通的他又看不上。”
朱元璋:“全怪朱棣那个逆子。”
【“在明孝宗时期,辽藩底下的一帮宗室联合起来强闯荆州官府,公然在荆州城里抢劫,甚至杀向辽王府,要杀了辽王。”】
【“可能会有人好奇,辽不是东北那边的简称吗?辽地不是在东北吗?怎么会在湖北荆州?”】
【“简单说一下,大明首任辽王的封地确实在东北,是朱元璋亲封的。”】
【“朱棣靖难之变的时候,他的十五弟辽王朱植站在了朱允炆那边,等朱棣登上皇位后,朱植又快速倒向四哥。”】
【“对于这个墙头草弟弟,朱棣肯定是要跟他好好计较一下的。”】
【“辽王的每年的禄米是一万担,被朱棣减至一千担。”】
【“太宗……成祖陛下就是从北边造反起家的,现在他当了皇帝,自然不会再让手握兵权的朱植继续在北边当潘王。”】
【“朱棣先削了朱植的广宁三卫,然后把朱植迁到了湖北。”】
【“辽王朱恩鑙是朱植的曾孙。”】
【“朱恩鑙是上一个辽王的嫡次子,这个人小心眼儿,在当上辽王之前,跟许多小宗的亲戚闹过矛盾。”】
【“朱恩鑙继承辽王之位后,仗着自己大宗的身份,经常欺负其他的亲戚。”】
【“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