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他瞥了一眼面前的平板,也没再去查看上面的数据。
没必要再看了,且看4号的结果就得了。
起身,回家。
这件事跟回家陪家人吃饭比起来,那都不算事儿。
史家胡同,杨简家里,他们一家围坐在电视机前,观看新闻中对明天阅兵的预告报道。当看到70门礼炮已经就位,受阅部队也在进行最后准备的消息时,就连四个小朋友们也忍不住流露出期待的神情。
“这次阅兵可是咱们国家自成立以来第15次阅兵,同时也是首次非国庆节阅兵呐。”杨振华对家人们说道,语气中带着老一辈人才有的感慨,“是为了纪念华夏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。”
傍晚刚刚到BJ杨瑞也接着说道:“彰显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,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。”作为主政一地的干部,杨瑞的政治觉悟一向是很高的,而且他最近一直在关注相关报道,所以印象深刻。
杨简点点头,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电视屏幕。作为文艺工作者,他更能体会到这种纪念活动的深远意义——不仅是展示国威和军威,更是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和平的珍视。
“爸爸,我们明天真的能去现场看吗?”平平扑到杨简怀里,仰着小脸问道,眼睛里满是期待。虽然孩子们还不能完全理解阅兵的意义,但能够近距离看到飞机坦克,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兴奋。
“当然能。”杨简笑着捏了捏好大儿的小鼻子,“不过我们要很早起床,到时候可不能赖床哦。”
“我们绝对不会赖床!”四个小朋友异口同声地保证道,每张小脸上写满了认真。
“爸爸,你明天要早点喊我起床嗷。”乐乐也仰着小脸对和杨瑞一同赶到BJ的周志泽叮嘱道。
“是咯是咯,爸爸早点叫你起床。”周志泽想到明天他要在家陪着自家老婆,故意逗儿子:“臭小子,明天妈妈不能去现场,你不在家陪妈妈吗?”
杨真已经怀孕9个月,自然不能到现场去,就算不怕人多磕着碰着,大热点天气在在阳光下待至少几个小时,她也受不了。
李宛灵也不会去,虽然机会难得,但是牛牛才几个月大,她也舍不得丢下孩子。为了陪在孩子们身边,她的工作已经调回了BJ。除了是想陪着孩子,同时也是让杨瑞安心工作,她要是在林城,杨瑞时不时的都要回家里一趟,担心她自己一个人。
反正家里有飞机,杨瑞要来BJ很方便。
“嗯……嗯……”乐乐大眼睛滴溜溜的一转,“本来我是要留下来陪妈妈和大舅妈还有弟弟的鸭,可是妈妈说爸爸你要来,我都天天陪着妈妈了,现在到你陪着妈妈啦!”
闻言,一大家子人都是哈哈大笑起来,乐乐这小鬼头的逻辑性还很强嘛。
这一晚,大人们费了好大劲才把兴奋的小朋友们哄睡。
9月3日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,杨简一家已经整装待发。和上次去甘省金昌一样,小朋友们出乎意料地没有赖床,反而比大人还要积极地准备好了一切。
“我的小红旗带了吗?”安安紧张地检查着自己的小背包,再三确认那面精致的小红旗安然无恙。
“带了带了,你都问了三次啦!”平平像个大人似的摇摇头,但自己也不自觉地摸了摸背包侧袋,那里也放着一面小红旗。见状,乐乐也赶紧检查。
承承也在检查着自己的红领巾有没有带——虽然学校并没有要求今天佩戴,但他觉得这样特殊的日子应该戴着。
大人看着小朋友们郑重其事的样子,心中既觉得可爱又感到欣慰。爱国主义教育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融入在这一点一滴的日常细节中。
乘车前往观礼现场的路上,交通管制使得道路格外畅通,但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却弥漫在空气中。越靠近长安街,安检越严格,但每个人都非常配合,脸上都洋溢着期待与自豪的表情。
“看!兵哥哥!”乐乐突然指着窗外叫起来。只见一队WJ官兵正英姿飒爽地站在岗位上,维护着秩序。他们的军装笔挺,姿态挺拔,引得孩子们发出一阵惊叹。
到达指定区域后,杨简一家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。虽然不能像李大佬以及各国受邀的政要们那样站在TA门城楼上,但他们所在的位置视野极佳,能够清晰地看到整个阅兵式的全过程。
上午9点整,随着70响礼炮轰鸣,由三军仪仗队组成的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,正步行进121步,最后一声礼炮结束时,国旗护卫队恰好抵达国旗旗杆基座,并完成收枪和立正动作。
整个广场瞬间安静下来,随后雄壮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奏响,五星红旗冉冉升起。杨简注意到,身边的老父亲杨振华眼中闪烁着泪光,嘴唇微微颤抖着跟唱国歌。这种情绪感染了全家人,大家都不由自主地站直了身体,跟着音乐唱了起来,就连不但是承承、平平和安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