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这个影帝不务正业 > 第850章 小马的现状

第850章 小马的现状(1/4)

    邀请到了一群明星,于是这些确实在电影中出场的“大人物”就成了其后大鹏对《煎饼侠》进行造势的最佳选择,所谓的“情怀”、“巨咖”、“流量”被大鹏和他的营销团队发挥到了淋漓尽致。

    于是《煎饼侠》在7月17号刚一上映,票房便爆了,直接拿到了1.32亿的首日票房,接下来的周末两天更是分别拿到了1.52亿与1.38亿的单日票房,这数据一看就是商业大片的水准啊。

    《煎饼侠》能拿到如此漂亮的数据,是因为无论是“古惑仔”、“尚格云顿”又或“跑男天团”,各个背后都有一票忠实粉丝。

    然而冲进电影院的粉丝们,却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,所谓的大明星只是集体客串,有人一句台词,有人根本没有台词,有人单独露脸与主角连个互动都没有……

    而除了“明星戏份”太少以外,真正让人无法接受的是“剧情太烂”,对于一部“打着情怀”和“过度宣传”的电影,原本就有瑕疵的电影剧情更会被无限放大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前戏上的太猛,单纯的以最平常的心态去看《煎饼侠》,即使不够优秀,也还算是一部合格的消磨时光电影,和过年上的《澳门风云》没多大区别,但是观众对于那部电影其实没多少会去骂的。

    但如果加上前后对比形成的落差,《煎饼侠》就显得有些不够厚道,也就是大鹏不够厚道。

    于是从《煎饼侠》开始,其后的大鹏但凡有新电影上映或登录网播平台,未看先叨叨几句就成了常态。

    杨简知道,就算大鹏在未来拍出了几部其实还不错的电影,可依然还是会被找茬,反正杨简穿过来之前,大鹏依然在为他这部《煎饼侠》还债。

    对于大鹏的电影,总是有一种未看先批的氛围。

    不管是此后大鹏的《缝纫机乐队》、《受益人》乃至《大赢家》等新作上映时,不少观众会带着对《煎饼侠》的预设印象去评判其新作,甚至直接冠以“烂片”标签。

    在杨简的印象中,《缝纫机乐队》继续喜剧路线,但融入了更真挚的追梦情怀;《铤而走险》颠覆喜剧形象,尝试犯罪悬疑类型;《受益人》则是现实题材,试图刻画小人物悲欢,并因此片获得了一些演技上的肯定。

    这些作品虽均有进步且达到了及格线之上,但仍难以完全摆脱《煎饼侠》给他带来的负面光环,市场反馈时常出现分歧。

    《煎饼侠》现在的成功与争议,很大程度上固化了大鹏在公众心目中的“屌丝”喜剧形象。这种强烈的印记,即便在他后续尝试严肃题材和正剧表演时,也需要观众花费更多气力去打破先入为主的印象。

    大鹏现在有多成功,他未来的路就有多艰难。

    《煎饼侠》对于大鹏而言,是一把威力巨大的双刃剑。它用惊人的商业成功将大鹏推上了一线喜剧演员和导演的行列,但其在艺术口碑和创作诚意方面引发的巨大争议,也为他带来了持续的信任危机和审美偏见。

    某种程度上,《煎饼侠》的争议也反映了当下华夏电影市场快速发展期的一些乱象,如过度营销、唯票房论、流量思维等。

    大鹏其后的职业生涯,正是在不断应对这些“后遗症”。

    所以啊,有些钱不能赚,赚了,早晚是要还的,还有可能要花数年、十年、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去还,那多亏啊。

    《大圣归来》和《捉妖记》在暑期档双雄争霸,让那个今年的暑期档格外热闹。

    不过有人就很紧张了,那就是《太平轮(下)》的出品方小马、乐视影业、华艺和中影几家了。

    上部都扑成那个样子了,这第二部本来说放在一个更好的档期,没想到竟然遇到两部大爆的电影,你们是要弄死谁呀?

    这个真不怪杨简,反正他是压根没把《太平轮(下)》当成盘菜,至于江智强怎么想的,他就不知道了。

    《太平轮》的几家主要出品方里面,乐视、华艺和中影可能还不是最担心和着急的,毕竟一部电影,亏了就亏了。

    中影家大业大,这些年亏的电影也不是一部两部,韩山屏在任的时候就亏了不少,再说人家中影的主要职责是扶持华夏电影行业的发展,也不在意那点钱。

    乐视和华艺虽然股价跌的贾会计和大小王肝儿疼,但毕竟是上市公司,其他项目也做的风生水起,也不会伤筋动骨。

    可小马就不一样了,自从大狗哥年初突发心肌梗塞离世,其遗孀金燕被推选为小马董事长以后,内部矛盾就爆发了,尤其是姑嫂之间的矛盾就被摆在了明面上。

    矛盾的根源还是利益之争,而这个隐患,也是大狗哥生前自己埋下的。

    大狗哥生前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由其姐姐李莉代持,但双方并未签订正式的代持协议。

    这也不难理解,大狗哥这个人对外人都那么讲义气,何况对自家的亲姐姐。

    可问题在于,他在世的时候,他姐姐还当他是亲弟弟,可他离世了以后,弟妹就不是亲弟妹了啊!

    大狗哥离世后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