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本届奥斯卡共有9部影片入围最佳影片,是学院“改制”以来提名数量最少的一届。在“不超过10部提名”的规则下,学院选出9部电影,多多少少证明了好莱坞迎来了一个颁奖季的“小年”。除了杨简的《星际穿越》,其他一些大制作在本届奥斯卡上无一入选,形态各异的独立电影成为了主力。
在最佳影片的竞争单元中,曾在金球奖音乐喜剧单元中对决的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和《鸟人》,双双以9项提名领跑提名名单。但后者或许因为创造了“一镜到底”的奇观,而失去了“最佳剪辑”提名,让一向将最佳影片和最佳剪辑作为关联项的预测体系变得更加诡异。
杨简的《海边的曼彻斯特》亦获得了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、最佳男主角、最佳原创剧本、最佳男配角、最佳女配角等6项提名;《星际穿越》则提名了最佳音效剪辑、最佳音响效果、最佳视觉效果、最佳艺术指导、最佳原创配乐5项技术类奖项。
当然,提名数量并不代表命中率。在前哨站奖项中几乎通吃的《少年时代》,虽然只获得了6项提名,但命中率至少在50%以上,锁定了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、最佳女配角等主要奖项。
去年奥斯卡把最佳导演奖给到了《地心引力》之后,今年应该不会再把重要奖项给到一部科幻商业大片。因此,杨简的公关重心一直都放在《海边的曼彻斯特》上,《星际穿越》连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的提名都没有进行公关,只求能包揽技术类奖项。
最佳导演的终极名单中,一向被忽视的《狐狸捕手》导演贝尼特·米勒杀入五强。这位曾以《点球成金》赢得声誉的导演,今年拿出了更加精彩的作品,获得提名实至名归。但也不乏遗珠,奥斯卡一向无条件宠爱的“老牛仔”克林特·伊斯特伍德(《美国狙击手》)、金球奖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最佳导演提名获得者阿娃·杜威内(《塞尔玛》)、年度独立电影先锋达米恩·查泽雷(《爆裂鼓手》)等,都被排除在提名之外。
最佳男主角的格局颇有戏剧性。
在整个颁奖季表现平平的布莱德利·库珀,凭借《美国狙击手》获得了最佳男主角提名。这也是库珀继《乌云背后的幸福线》、《美国骗局》之后,连续第三年获得影帝提名,一度有媒体拿他与小李子的“陪跑”经历相比,话题度拉满。
新千年之后,也只有拉塞尔·克劳凭借《惊爆内幕》、《角斗士》、《美丽心灵》做到了三连提。
布莱德利·库珀的入围也导致《夜行者》的杰克·吉伦哈尔被排出局,成为该单元最大的遗憾。
吉伦哈尔的演出曾获得多个影评人协会奖的褒奖,但“爆瘦”并没有为他带来好运。
《塞尔玛》里的大卫·奥伊罗,也未能入围影帝。
杨简知道这部电影(《塞尔玛》),扩映时间太晚以及公关不力,是导致其高口碑被忽视的主因。
杨简的入围最为顺理成章,横扫颁奖季各大奖项不说,还在年中的戛纳拿到了影帝,他的演技毋庸置疑。
最佳女主角的局势也有跌宕。
《蛋糕》里拼尽全力的詹妮弗·安妮斯顿,在获得演员工会奖提名之后,呼声曾一路飙升,但这位主打甜心金发妞形象的好莱坞女星,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学院派的肯定。
安妮斯顿的出局,让《两天一夜》的法国女演员玛丽昂·歌迪亚获得一席。
曾以《玫瑰人生》赢得奥斯卡影后的歌迪亚,在颁奖季之初曾横扫奖项,但金球奖和演员工会奖的双连败,让她的奥斯卡呼声降至谷底,此次入围堪称令人信服的绝地反击。
杨简觉得他提前把《依然爱丽丝》拿出来算是间接帮助了玛丽昂·歌迪亚。
前世的这届奥斯卡,就是朱丽安·摩尔凭借《依然爱丽丝》拿到了影后桂冠。
现在没了《依然爱丽丝》,也不知道谁会最终折桂,起码玛丽昂·歌迪亚的胜算又多了几分。
配角类奖项中,劳拉·邓恩以《涉足荒野》杀入女配角奖是一个“意外”,它也直接PK掉了《至暴之年》里的“劳模姐”杰西卡·查斯坦。
不过杰西卡·查斯坦却是凭借《海边的曼彻斯特》入围了最佳女配角。
老牌影帝杰克·尼克尔森的老相好梅丽尔·斯特里普凭借《魔法黑森林》也获得一席女配角提名,这是她的第19个奥斯卡提名,这位“梅姨”的提名奇迹依然在无限延续。
其他奖项中,《乐高大电影》落选最佳动画片、《游客》落选最佳外语片、《生活本身》落选最佳纪录片,都稍稍令人意外。
《坚不可摧》的摄影师罗杰·狄金斯获得了个人第12个最佳摄影提名,但依然没有获奖的希望,不过这项纪录也在延续。
最佳外语片方面......不提也罢。
华夏两岸三地推荐的三部电影——内地是与法国合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