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富春山居图》在端午节档期上映以后,四天的时间票房破2亿,最终累计近3亿票房,成为当年端午档期的票房冠军。
亏钱肯定是亏钱了,但是雪上加霜的是口碑简直崩的一塌糊涂。
这部电影斥资1.6亿打造迪拜、杭城等地的奢华场景和3d特效,但被指“重画面轻故事”。片中志玲姐姐频繁换装护士、空姐等造型成为唯一看点,被观众调侃为“变装秀”。
不过也有人质疑电影的价值观与台词。
影片中充斥物欲符号,各种奢侈品的堆砌,以及“女人躺着的厚度比站着的高度重要”这样的台词也引发了争议,被批宣扬拜金主义与性别偏见。
在豆瓣的评分只有3分,甚至被观众戏称为“烂片中的瑰宝”。
有观众看了电影之后在微博和猫眼上吐槽其剧情位“集合所有类型片的烂”。
这电影有多少元素呢?有谍战、爱情、恐怖等元素,各种生硬拼凑,广告植入泛滥到被观众吐槽是“广告里插播电影”。
不过,发行方的营销策略起到了作用,否则的话,这电影怎么可能四天破2亿。
导演孙健君多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“欢迎吐槽”,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就是因为好奇“烂到何种程度”去买票看的,从而形成了“审丑式观影”现象。
这种“烂片营销”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票房,但闲得无聊的观众毕竟是少数,四天破了两亿以后,后面的票房增加就很缓慢了,以至于《小偷家族》上映前都还没破3亿。
杨简看了观众的吐槽后都没忍住给老韩头发了条截图过去,暴躁的老韩直接回了杨简一个:“滚蛋,一天天显的!”
哈哈哈哈~笑死!!!
这世界上最难受的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,赔了钱又挨骂!!
2013年NbA选秀大会也结束了,勇士队用手里爵士队的首轮15号签选择了字母哥,反正按照当前勇士队的阵容,其实选谁都无所谓,让字母来了慢慢练呗。
《小偷家族》已经上映,首日拿到了5400万票房,接着的周末两天分别拿到了7600和7200万的票房,首周三天累计2.02亿票房。
接着第二周,5个工作日拿到了2.1亿票房,周末两天再度砍下1.4亿票房,内地上映两周累计拿到了5.52亿票房。
香江和湾省累计拿到了7000万票房,所以在整个华夏,总票房达到了6.22亿。
对于一部文艺片来说,这个数字已经是非常高的了,而且已经卖了4800万美元版权费。
又一次赚翻了!
除开华夏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陆续上映,比华夏要晚一周,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,累计拿到了6000万美元票房。
截止到7月8号凌晨零点,《小偷家族》全球票房累计拿到了1.6亿美元,不算出色,但对于一部5000万的小成本文艺片来说,这已经足够亮眼了。
杨简也没过多去关注《小偷家族》的票房,奖项拿到了,版权费也收入囊中,这就够了。他反而多关注了一下小明的《小时代》。
《小时代》比《小偷家族》提前一天上映,前者首日拿到了7300万票房,周五当天拿到了6300万,周六拿到了6960万,周日拿到了5544万。
首日票房是赢了《小偷家族》这部文艺片,可是从次日开始,《小时代》就被《小偷家族》压了一头,到了第二周票房更是大幅跳水,只拿到了1.33亿票房。
从两部电影第二周的票房数据就能看出来,一部商业片输给了文艺片,你就能知道这部商业片口碑有多差。
当然,《小时代》作为一部粉丝电影,制片方和发行方肯定是赚钱了的。
事实也是这样,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好像不到3000万。比《小偷家族》还要少。
从商业的角度去看,《小时代》属于小投资大收益。可是这部电影属实是被骂惨了,甚至还惊动了“人民”。
《小时代》通过大量奢侈品牌堆砌,片中数百次出现LV、Gucci等奢侈品,其浮夸的都市生活描绘——定制的burberry校服、价值数十万的皮草,被批评为“物质主义的传声筒”。《Rm日报》曾发文批评其“以消费主义为圭臬”,认为影片可能误导青少年将物质追求视为人生目标,遮蔽了更广阔的社会格局。
其实《小偷家族》原本应该是拿不到这样出色的票房的,可是在《小时代》的衬托下显得《小偷家族》就很难能可贵了。
而且还引发了许多影迷报复性观影,多次去看了《小偷家族》。
杨简都不知道是该感谢小明还是该怎么着,就挺神奇的。
不过他是欢迎大家去看《小偷家族》的,这钱给小明赚,还不如给他赚。
想来《小时代》的粉丝怕是不会去看“对家”的电影的。
着名影评人邹黎明更直言影片隐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