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寒战》也已经全面下画,这部电影累计拿到了6.8亿Rmb的票房,同样是超出了预期。
6.8亿这个票房,也让《寒战》成为在内地上映的香江电影里票房最高的一部。
在家里待到了4月初,杨简出发去东北补拍《白日焰火》,花了一周的时间,将补拍戏份拍完。
期间杨简也关注了一下第32届香江电影金像奖,由天眼嘉禾出品、梁乐民、陆剑青合导的《寒战》大获全胜,一举斩获了最佳电影、最佳男主角、最佳编剧、最佳新演员、最佳剪辑、最佳音响效果、最佳视觉效果、最佳原创电影音乐等奖项纷纷纳入囊中,平了《甜蜜蜜》的获奖最多记录。
梁佳辉也是4度获得香江电影金像奖影帝。
《寒战》大获全胜不是说这部电影多优秀,而是对手太一般了。
所以这也折射出香江电影步入了寒冬。
本届的提名作品可以说是香江金像奖有史以来整体质量最低的,而这背后也自然是过去一年香江电影缺乏佳作,更何况,香江电影在香江本土市场的市场份额已经跌至谷底,就算是在内地市场也甚至不如内地导演的作品。
去年的贺岁档中大哥成的《十二生肖》、陈可欣与刘伟强的《血滴子》、王京与刘伟强的《大上海》三部作品的票房收入还不如饶小智和路洋的《泰囧》,而最近杜七峰的《毒战》与于仁泰的《忠烈杨家将》被薛晓露的《北京遇上西雅图》以及管浒的《厨子戏子痞子》打的是丢盔弃甲。
值得一提的是,薛晓露的《北京遇上西雅图》出品方和发行方都是天眼影业,要不是之前张彤彤跟他说这个事,他都不知道自家公司投了这部电影。
哎~实在是太有钱咧,一些小项目如果不是有专门的作用,比如为了让下面的导演练手,或者像安排给公司的演员或者是像舒倡这样亲近的人找点资源,他的都想不起来这些小项目。
港导们这几年来几乎节节败退,以前占票房绝大部分份额的合拍片不仅票房上失利,而且口碑上也快沦为“过街老鼠,人人喊打”的局面,而且香江电影本地市场也在萎缩,纯正香江味的港片愈来愈少,港片的生存状态又一次沦落到《无间道》诞生之前的那种“风萧萧兮易水寒”的境地。
现在可能更加严峻,当年还有内地可以救市,可以回收资本和盈利,可以培育人才,而现在在好莱坞和内地电影的夹击下,香江电影人的生存境况更为不堪设想。
就是在这种微妙的背景下,尽管那群人或许对杨简多有不满,但依然还是把多数重要奖项给到《寒战》,毕竟这部电影算是纯正的港片,而且还获得了6.8亿的票房。
如果留意入围和获奖的名单,就会发现香江金像奖依然是关起门来自己玩自己的,可能也是香江电影人暗藏于心的较劲。
除了特效奖项给到了特科,在男演员、动作指导、美术、摄影等电影工业硬指标,包括新导演、新编剧、女主角无一不是香江本土的......
当然了,于杨简来说,他根本不在意这些奖项,人才嘛,他一直在培养。
不但是导演,他公司的幕后团队每年都有一批人去好莱坞学习。
不是说好莱坞的东西都是好的,但是你不得不承认,他们的电影工业的确值得学习。
......
《白日焰火》的补拍结束,杨简和柳亦妃领着平平安安以及他们的姥姥去了洛杉矶。
杨振华和林秀兰走不开,要照顾承承上学,他们会等到承承放暑假了,再启程去洛杉矶。
这段时间杨简也交代王曼让人继续买进华艺的股票。
华艺的股价从2月中下旬到3月初的20多块跌到了当前的15块,杨简一点也不担心华艺的股价,反正现在买怎么都是赚的。
于是又扫了2个亿的货。
果然,4月19号华艺公布了2013年一季度财报,伴随着《西游降魔篇》票房的大获全胜,华艺实现了5.3亿元的营业收入及1.6亿元的净利润,同比分别增长约1.25倍与4.6倍。
随之带来的影响就是华艺兄弟的股价也开始大幅攀升,从4月8日15.73元的低位迅速涨至20块,杨简抵达洛杉矶的时候,接到了王曼的汇报,华艺的股价已经涨到了26.5块。
杨简知道,这只是一个开始,华艺的股价最终会在2015上半年达到一个高点,华艺的市值也会在当时冲破800亿接近900亿,所以即便是中途股价跌了也无伤大雅。
乐视那边的股价也在涨,从去年12月份的13.91块涨到了20块,总市值达到160亿Rmb,也接近合并后的优酷土豆的市值成为华夏市值第三高的视频网站。
优酷和土豆在去年8月宣布合并,但是合并后仍持续亏损,根据优酷土豆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,净亏损达到2.325亿,股价长期低迷,所以市值也就200亿上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