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世子无双:纨绔败家子 > 第417章 家族重振:草原续章

第417章 家族重振:草原续章(1/2)

    家族重振:草原续章

    卫渊的指尖在犀角盒边缘摩挲两下,狼牙粗糙的纹路硌着虎口。

    祠堂西北角的铜漏恰好滴到辰时,屋脊上的鸽哨声又急促地重复了一遍。

    \"给盐帮兄弟备三坛掺了马尿的烧刀子。\"他转身吩咐亲卫时,袖中火药丸滚到腕间,\"再让陈掌柜把上个月从波斯商人那里扣下的伽南香,原样送进永昌公主府。\"

    晨雾未散,洛水码头第三船坞的残骸在薄烟里若隐若现。

    卫渊踩着焦黑的木桩跃上栈桥,靴底碾过几粒未燃尽的铁砂——这是幽州军械司特制的火雷残渣。

    三个月前那场大火烧穿了七艘粮船,却偏偏在军械库东墙留下块完整的青砖,此刻砖缝里正渗出暗红色的黏土。

    \"世子当心!\"

    亲卫李勇的暴喝与破空声同时响起。

    卫渊侧身闪过三支淬毒弩箭,袖中火药丸精准砸在二十步外的芦苇丛。

    轰然炸开的硝烟里,五个黑衣人踉跄着扑出来,腰间蹀躞带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绿色。

    \"南诏的蛇纹铜。\"卫渊用刀尖挑起刺客衣摆,露出内衬绣着的半朵金丝菊,\"但针脚是苏绣双面技法——去查查教坊司新来的那几个扬州乐伎,尤其是会调龙脑香的。\"

    当正午的日头晒化码头最后一片薄冰时,卫渊已站在户部粮仓西侧的草料场。

    二十匹草原战马突然挣脱缰绳,铁蹄踏碎了仓吏刚清点的军粮账簿。

    纷扬的麦粒里,夹杂着大量幽州特供的黍米。

    \"三个月前烧毁的军械库,倒养肥了户部粮仓。\"卫渊拾起颗黍米在指间搓了搓,米壳上还沾着幽州红土,\"劳烦王尚书跟陛下解释解释,为何南诏刺客身上会有你们户部的调粮印鉴?\"

    暮色四合时,大理寺地牢飘出伽南香的烟气。

    卫渊望着牢房里瑟瑟发抖的永昌公主府长史,将波斯伽南香碾成的粉末洒在炭盆里。

    滋滋作响的香灰中浮现出几行紫红色纹路,与刺客蹀躞带上的蛇纹严丝合缝。

    \"南诏巫族的血蛊术,配上公主府的伽南香,倒是绝配。\"卫渊用狼牙挑开长史衣领,露出锁骨处蠕动的血线,\"不过你们算漏了两件事——突厥硝石遇水则爆,而洛水码头...从来就不缺潮气。\"

    子时的更鼓刚敲过第一声,卫渊带着磁粉绢帛闯进御书房。

    皇帝腕间的伽南香念珠突然断裂,一百零八颗珠子滚落在摊开的幽州军报上。

    烛火映出绢帛背面的密文,正是用永昌公主的簪花小楷誊写的南诏盟约。

    \"好一个忠孝两全的皇姑母!\"皇帝攥碎两颗伽南香珠,殷红血珠渗进南疆舆图,\"传旨!

    永昌公主府即刻...\"

    \"陛下且慢。\"卫渊突然跪地叩首,\"臣在搜查军械库废墟时,发现了改装过的突厥火器。

    若此刻打草惊蛇,边关三十万将士的冬衣恐怕永远到不了幽州。\"

    五更天的梆子又响时,卫渊站在烧成白地的永昌公主别院前。

    亲卫呈上从灰烬里扒出的半截铜管,内壁还沾着未燃尽的马尿烧酒。

    \"江南盐帮的传讯筒。\"他摩挲着铜管上的牙印,这是盐帮二当家特有的标记,\"告诉陈掌柜,该收网了——盐引上盖的可是户部大印。\"

    当第一缕晨曦染红太和殿的琉璃瓦时,文武百官惊见丹墀下摆着七具焦尸。

    卫渊当众泼洒波斯伽南香粉,尸首腰间蹀躞带遇香即显南诏图腾。

    大理寺卿王焕之的铅粉脸骤然褪尽血色,他腰间香囊竟与刺客身上的龙脑香同时燃烧起来。

    \"好个一石三鸟之计!\"卫渊劈手夺过禁军统领的弓弩,三支铁箭钉穿王焕之的袍角,露出内衬的幽州军纹,\"借南诏之手除我卫氏,用军械库大火吞没幽州军粮,最后让盐帮顶罪——可惜你们算漏了草原的风。\"

    卫渊抚摸着犀角盒里的狼牙转身离去时,太和殿盘龙柱的阴影里传来极轻的伽南香气息。

    皇帝拾起滚落脚边的香珠,深褐色瞳孔映着卫渊的背影渐行渐远。

    午门外忽然飘起今冬第一场雪,一片雪花落在卫渊尚未合拢的奏章上,融化了\"漠北王庭\"四个朱笔批注的小字。

    (正文)

    卫渊跨进府门时,祖父的紫檀拐杖正敲在青石板上。

    老军神左脚靴底还沾着幽州红土,那是连夜策马八百里赶回京城的痕迹。

    他捏碎掌中染血的南诏蛇纹铜片,却在孙儿跪地叩首时,用拐杖挑住了那柄斩过三十八颗人头的雁翎刀。

    \"跪祠堂不如跪马槽。\"老人喉咙里滚着北疆的风沙声,\"你爹十四岁偷喝御酒,可是在马厩里跪着编完五十副辔头。\"

    暖阁里的八宝攒盒突然倾倒,母亲绣着金菊的裙摆扫过满地栗子糕。

    她抓着卫渊左腕反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