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就想单着过! > 第381章 他得罪人了

第381章 他得罪人了(1/2)

    石海洋本想和家人说说话的。

    可是,晚上也不得清闲,老村长说不打扰的,那些孩子的家长他们不听话。

    一会来一个,有的提着十来个鸡蛋,有的拿几斤自己家收的花生,有的提溜一捆蔬菜等。

    他们会坐下来聊一会,打听自家孩子情况。

    特别是远洋船上的孩子,通讯不发达的年代,好几个月才能给家里打个电话。

    儿行千里母担忧。

    他们在船上吃的好不好,干活累不累,有没有被人欺负。

    最好照顾下,实习期短点,早点转正,多拿点钱。

    石海洋母亲坚持不收这些,挨不过去了,在儿子的允许下,收下了农村土特产,也算是给他们一点心理安慰。

    他们朴素的想法很简单,收了我的礼物了,就会尽心为孩子去考虑。

    也就放下心来。

    如石海洋不收下来,他们就会考虑是不是对自己孩子有什么看法啊,

    心里忐忑不安。

    收礼不能收钱,比如朱大海升职三副,啪一声给了石海洋五千元作为提职酬金。

    那么朱大海就以为他这职位是拿钱买来的。

    用钱衡量了,就不会有那种温暖的东西存在。

    说不定还会到处说石海洋的坏话,说他贪污受贿。

    做人事的,太忌讳拿钱了。

    送些吃的喝的,不伤大雅。

    忙忙碌碌到半夜,才得到清闲。

    就在家里住了。

    目前,怡县这里已经没有可以打招呼的朋友了。

    班花忙着健身,美美在连港的高雅茶室沏茶,都没空搭理自己。

    再者说了,经历过了'江南春\",对这里的早就没了兴趣。

    静静妮妮她们目前打理这里的店铺,属于是王军管理,他不插手。

    …

    “海洋,明天就走吗?”

    母亲还是希望儿子在家多过几天。

    “儿子多少事啊,在家里有什么出息!”

    父亲的想法不一样,好男儿志在四方,

    “最近很多外村的人找了过来,想给家里的孩子找个出路,海洋,你那公司还需要人吗?”

    农村孩子,出去打工,累死累活的,说是日薪多少,其实一个月也干不了几天。

    加上有的老板年底不挣钱了,欠薪事情经常发生。

    而上船工作,虽然离家时间长,可工作稳定,不存在欠薪事情,休假了能存住钱。

    在船上,吃的喝的是船东的,吃不完发退伙费,到港口可以下地去潇洒一回。

    穿的也是船东的,很多正规大公司除了发工作服工作鞋,还发制服。

    玩呢,看自己的爱好,大海上景色优美,世界各大港口都会去,可玩的地方太多了。

    “缺人,最好是那种高中毕业生参加培训,做了水手机工后可以试一试考驾驶员轮机员。”

    “初中毕业的,顶天了也就干个水手长机工长的,挣不到多少钱。”

    石海洋很清楚,再过几年缺口太严重了。

    因为前几年,海事院校毕业生太多,航运市场一下子萧条起来,导致他们几年得不到提升,很多海员纷纷转行了。

    朱大海属于坚持到曙光的极少数人。

    时间往后推移到口罩的年代,那就疯狂起来了。

    只要是个人带个证书都能上船,而且还是高工资。

    水手机工都是3000多美金一个月的。

    哪怕大字不识一个,去航海培训学校培训出来证书。

    都能挣到大钱。

    此是后话!

    “爸,素质低的人不要,你帮着把关,多去打听打听。”

    “特别是喜欢赌博的孩子,千万不能弄到我那里去。”

    父亲点点头,说道,

    “放心,都是邻村的,一问就知道什么品行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早了,睡觉,你明天还得开车。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石海洋洗漱后躺在偏屋的床上,准备睡觉。

    乡村寂静的夜里,风吹过家前屋后的杨树莎啦啦作响,偶尔还会传来几声狗叫。

    这村里老年人多了,壮劳力都不在家,他们每家都会养只中华田园犬看门。

    他没告诉父母不在航运达上班的事情,省得他们郁闷焦虑起来。

    提到培训船员,他想了很多。

    连港有培训学校的,可以培养海员。

    仲夏公司正在购买船舶,成为船东。

    自己也可以成立船舶管理公司和派员派遣公司。

    这样一条龙产业就妥了。

    对了,这次去灌县,看看能不能申请成立个口罩厂,为今后做万全准备。

    迷迷糊糊间。

    鸡叫了......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同样的夜晚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