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灵魂人物。”
“我得从他身上寻找这个厂企业文化来源和发展历程。”
“报道能否真实,能否取得成功,还是得靠你那亲爱的哦。”
小县城也没什么文化氛围,三人吃过饭后,遇到了和石海洋遇到的一样的大雨。
无处可去。
崔珍妮提议,“寻山,到你那大套房里去坐坐啊,你的办公地点不会拒绝我们参观吧?”
内向闷骚的李寻山实在找不到理由拒绝了。
不算这回,他都拒绝女朋友三次了。
“好吧。”
“不过有言在先啊,那里很多东西可都是出乎你们的意料的。”
“你们可得有心理准备。”
因为那里有涩涩的拍摄场景,有各式各样的趣味衣服,现在还多了很多半片森林牌产品。
“切,什么样的场面我们没见过啊。”
“想当年,我和小丫大学那会那可是当过奥运志愿者的,首都我们去过,还在鸟巢里接待过外国运动员呢。”
“是吧,小丫,记得你当时采访的一个黑人运动员的。”
“采访完了,那个黑人跟大猩猩一样的,还要拥抱你呢,吓得你转头就跑。”
崔珍妮撇着像八万的嘴,搂着身边的小丫,说着她们的过去骄傲的事情。
“是的,一晃5年了,我们也都参加工作两年了。”
“你们都干得不错,混到了小领导级别,只有我,还是在基层。”
郭小丫感慨着。
她是不服气的。
同班同学中她是最出类拔萃的,学校各种文艺活动少不了她,校内演讲,唱歌,跳舞,文艺细胞超多。
在校外她积极去做志愿者,参加社会实践。
才艺,学习,能力,颜值,身材,都是翘楚。
可是毕业时候,她还是分到一个小地方的报社做记者。
她差的是一个背景。
大城市,企业多,会议多,纷争多,分到大城市的同学报道就会多些。
薪酬增加了,职位也得到提升。
连港那,地方小的要命,放个响屁全城都能听到,有什么新闻可写。
说话间,三人来到了李寻山的办公套房。
刚一进门,郭小丫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四处打量,墙上挂着很多装饰物,还有几排衣架子,挂着各种款式的趣味衣服。
从李大叔家私人作坊做出来的第一件开始,一直到现在。
她瞅见角落里有个大箱子,上面盖着布,忍不住伸手就要去揭开。
李寻山脸色一变,刚想阻止,已经来不及了。布一揭开,里面的产品露出来。
崔珍妮“呀”地一声,羞红了脸,嗔怪地看了李寻山一眼。
李寻山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,挠挠头解释道:“这……这是工作需要。”
郭小丫在厂里,开始就是检验这个的,可谓是是见多识广。
她捂着嘴偷笑:
“珍妮,不要大惊小怪的,我们厂子就是生产趣味的啊。”
李寻山依然涨红着脸,不知如何是好。
郭小丫大方多了,她拉着崔珍妮的手,说道,
“既来之则安之,我们去那沙发上坐会。”
“李总,你也过来,给我们讲讲大海情操的故事。”
......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