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> 第1001章 所谓互市

第1001章 所谓互市(1/2)

    赢丽质虽然不明白,建国总师这几个字到底是个啥意思。

    但她跟李北玄日久耳濡,早就知道,这人一兴奋起来就爱胡说八道。

    不过她也能看得出,李北玄这次是真的高兴。

    这不是那种中了赏、得了官的喜悦。

    而是那种,终于有地方,能让我放手干一票大的的野望之火。

    所以,她也没打扰他继续神神叨叨,只是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,说道:“吐蕃使团还有三天就到了,你好好准备一下,我先去高炉那边了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说,让我统计第二炉的出钢数据,说要算一算年产量预估值,还得和工部那边对一下图纸呢。”

    “别光顾着做梦了,你现在要当大人物了,记得按时吃饭,少喝茶伤胃。”

    说完,她捻起一块糕点,往李北玄嘴里一塞。

    然后转身就走了。

    而李北玄本人,也终于从市长梦里回过神来。

    坐在原地愣了半晌,重重吐了口气,整个人往椅背上一靠。

    心里一阵火热。

    三千实食邑的地盘,高炉、钢铁、蒸汽机、轨道运输……

    该怎么建设,怎么规划,李北玄都忍不住在脑子里画起图纸来了。

    不过现在还画不得。

    毕竟眼下,还有一件事更要紧。

    那就是,迎接吐蕃使团。

    如果吐蕃使团迎接不好,他拿不到郡公的爵位,得不到三千户的实封,那不管他规划的再好,都只是空想而已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李北玄摸了摸下巴,眼里少有的,出现了几分认真的神色。

    怎么把吐蕃使团给接待好,这是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毕竟吐蕃使团此行的意图,李北玄早就从赢丽质那边问清楚了。

    这帮人不远千里跑来,不是为了歌舞升平,也不是为了打秋风,更不是单纯的文化交流,而是奔着一桩大生意来的。

    那就是官方互市。

    所谓互市,早年间武朝和吐蕃就有过。

    只不过,那都是地方性的。

    说是互市,实则是边民之间的以物易物。

    你给我牦牛酥油,我给你布匹粮食。

    偶尔还有小有规模的地方商人,偷偷摸摸的倒卖点盐、马、茶、布匹。

    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    民不举,官不就。

    可这回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这次,吐蕃是想开官方互市。

    说白了,就是想要武朝政府背书,签条子、定税率、走国账。

    把边地的小买卖,搞成朝廷认定的大通商。

    为此,吐蕃还专门递交了国书。

    不惜低头,也想求武朝答应。

    从表面来看,这事儿确实很有诱惑力。

    但李北玄很清楚。

    这事儿,真不能随便答应。

    为什么?

    道理其实很简单。

    因为这是在古代。

    而古代和现代,根本不是一回事。

    现代想要做跨国生意,最先绕不过的就是海关。

    海关有X光安检机,有条形码、有GPS追踪系统、还有各种报关单、税号体系、货物流通监管平台……

    哪怕一个苹果,你往国外带,都得过几道卡、填几张单、抽几轮税。

    真要是出了事,海关一查,一条线就捋回来了。

    可古代呢?

    古代的互市说到底,就是边界开口子,立个市场,双方商人自带货物进出。

    别说X光机了,连最基本的实名制都做不到。

    要是有商人带一车货进来,说是卖马的,但谁知道他的马有病没病?

    他带十车牛皮出去,说是做皮甲的,谁知道他是不是夹了五十斤硝石?

    像这种事儿,搁在民间偷偷做,损失尚且可控。

    但要是一旦由国门批准,那可就完全不受控了。

    这是用整个国家的工业成果,去对赌边疆的不确定性。

    李北玄又不是小孩子。

    怎么会认为,吐蕃人是诚心实意来做生意的?

    怎么会认为,他们怎么可能只想搞点日用工业品、图点实惠?

    只想拿酥油换水泥,拿马匹换玻璃瓶?

    这绝对不可能。

    真正的互市,一旦成规模,绝对不仅仅是你卖茶叶我卖羊毛,这种温良恭俭让的节奏。

    真正的互市,是所有人都想着,怎么从你这弄点我这没有的,越值钱越好,越紧缺越妙。

    而问题就出在这。

    武朝的好东西……实在是太多了。

    青霉素、青蒿素、酒精消毒、石灰消毒……

    这些都是李北玄搞出来的好东西。

    甚至连基础外科缝合术,现在都已经推广开了。

    这些玩意一旦扩散到国外,对方若是聪明人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