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田的匠人和学生,因为有理工化工学的基础,还算能够跟上。
然而工部那边的几位监造官员,却已经皱起了眉头。
“什么……出铁不间断?这怎么可能?”
“预热风箱?也就是说……提前把空气烧热再送进去?”
“密封料仓又是什么用处?不是直接往炉子里倒铁料和炭就完了吗?”
几个官员你看看我、我看看你,脸上写满了困惑和怀疑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他们这些人,虽说个个都是正儿八经的技术官。
但老实说,也就是比一般匠人多背了点《营造法式》、多读了几卷《冶造通经》。
但真说到实操,很多人都是纸上谈兵。
尤其是在钢铁这种东西还没成气候的当下,大家普遍对高炉这个概念是懵的。
李北玄要说炼铁,那行,他们懂。
要说锻打百炼,那也勉强听过,还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内。
可现在,李北玄却说要连续出铁?
说要用封闭式燃风?
那这可真有点超纲了。
这都啥?
听不懂啊!
有人张了张嘴,张嘴就想发问。
但就在这时,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。
“老师,我有问题想问!”
“讲!”
李北玄笑眯眯的示意他开口。
为那十五六岁模样,身穿蓝田书院校服,衣襟上绣着一个“化”字的学生,顿时有些兴奋的站起身来,大声问道:“我想稳,出铁口的位置,是不是得保持恒定坡度,避免渣铁掺杂?”
听到这话,几个工部的官员都惊了。
“沃德发?你说什么?”
有个老官员忍不住揪掉了自己的一根胡子,震惊出声。
不是。
这不对吧?
他们这些专业的国家级工匠,连李北玄在讲什么都没听懂。
结果这十来岁的小孩儿,居然已经会举一反三了?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