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> 第947章 致命三刻钟

第947章 致命三刻钟(1/2)

    崔仲琛犹豫了很久。

    但不管是赢高治还是李北玄,都没有露出半分不耐烦的神色。

    因为都他们知道。

    此刻的沉默,才是真正的考验。

    崔仲琛不是什么毛头小子。

    他是清河崔氏的大宗主,是士林共推的门阀领袖。

    能在尔虞我诈、朝局诡谲的风浪中屹立数十年,哪有一步不深思熟虑的?

    他若是一开口就点头,那反倒要当心他到底还藏了多少手。

    所以此刻的沉默,反倒是信号。

    说明他真在思考,真在权衡,而不是玩什么虚与委蛇的把戏。

    于是赢高治低头不语。

    而李北玄则干脆闭目养神,仿佛在给这位百年世家的族长,一个体面的、可以体面投降的缓冲期。

    堂中气氛寂静而凝重。

    终于,崔仲琛缓缓开口了。

    “李公子。”

    他声音很轻,轻得仿佛老了十岁。

    但字字清晰,透出一种认命之后的平静。

    “您说得没错。”

    “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两全之计。”

    “要么保全名声,要么保全人。”

    “可人都没了,要那名声也没用了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他顿了顿。

    抬眼看向李北玄,眼神复杂。

    “老夫年少时读《春秋》,总以为春秋笔法,不过是修辞游戏,然而真到这个年纪,才晓得,微而显,曲而正,才是权谋本色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之局,崔氏若想存,就不能再做糊涂人。”

    他直起身来,拱手一礼。

    虽然身板还挺得笔直,但却再无半分士族高门的傲气。

    倒像是一个即将卸甲归田的老卒。

    沉声道:“李公子,若朝廷真有意查清此案,崔氏,愿为一线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一出,李北玄睁开眼,眼底掠过一丝满意的神色。

    没立刻说话,而是轻轻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因为崔仲琛既然答应合作,那这就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答应。

    这其实已经是表态,崔氏即将转向。

    在这朝堂与门阀的缠斗中。

    终于有第一户士族,选择低头、站队、背叛自己的阶层。

    而这一步迈出去,后续的事,就能顺水推舟了。

    跟门阀斗争了快二十年的武朝,终于见到了胜利的曙光。

    而赢高治也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。

    眼中闪过一抹狂喜之色。

    但很快被他按捺了下去。

    用尽毕生演技,赢高治绷住了没有笑出声。

    只是抬起头,看了崔仲琛一眼。

    没有笑,也没有赞许,依旧是那副君子温润、不露锋芒的模样。

    轻声道:“崔公识大体,朝廷自会记下。”

    闻言,崔仲琛微微松了一口气,脸色缓和了一些。

    因为这话既是认可,也是在告诉他。

    朝廷既然逼你低头,就不会轻易忘记你这低头的代价。

    这是一份来自朝廷的承诺。

    “多谢殿下,多谢……定远伯。”

    崔仲琛轻声道,眼神复杂至极。

    而李北玄同样起身,冲崔仲琛拱了拱手,笑着安慰道:“崔公放心,您今日的抉择,百年之后,后人未必会骂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若这天下真能太平百年,哪怕士林中传您一句权变,也比传一句误国来得值。”

    “您说,是也不是?”

    “……是。”

    崔仲琛苦笑一声,但也没再说什么。

    只是又向两人拱了拱手。

    “老夫这把年纪,折腾不起什么明枪暗箭了。”

    他语气里带着疲惫与释然,像是终于卸下了一块压了多年的石头。

    “此番告辞,待老夫回到清河,不出三日,必将晋阳一案理清彻底。无论是旧交旧识,还是那些看不见的手……只要查得出、理得清的,一律给朝廷一个交代。”

    “到时,有人该登门的登门,该认罪的认罪,该献名册的献名册。崔氏……不会含糊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儿,他顿了顿,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北玄一眼。

    “当然,也请李公子,到时别忘了自己的承诺。崔家今日舍脸,换的是来日可活。”

    闻言,李北玄拱手回礼。

    脸上仍带着从容不迫的笑意,正色道: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“李某一向信得过崔公的眼光,也信得过崔公的办事。”

    “而朝廷,从来不负忠臣。”

    一旁的赢高治也温声附和道:“崔公此去,若有不便之处,尽管传信京中。此案既已归我与定远伯督办,那便不会容旁人掣肘。”

    三人话已至此,态度已明,气氛也逐渐缓和下来。

    崔仲琛这才真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刚想拿起脚来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