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> 第943章 崔仲琛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

第943章 崔仲琛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(1/2)

    崔仲琛现在的心情,就一个字。

    苦。

    毕竟,这事儿要搁旁人身上,也许早就拍案大骂:“胡说八道!我崔家堂堂百年世族,岂会沾染叛逆?”

    可他不能。

    因为刚才那一番闲聊,是他自己亲口说的。

    说崔家枝叶繁茂,走动频繁,子弟孝顺,往来不断。

    说得眉飞色舞,像是在给李北玄上课,又像是在炫耀清河崔氏的门楣。

    可谁知道这个遭瘟的李北玄,直接顺着那话头,反手就把一个连坐的套子,扣在崔家头上了。

    而若现在他改口,哪怕说得再圆,也等于亲手把刚才的面子撕个粉碎。

    哦。

    他刚刚才夸完族人走动勤、家风好,结果转头,就来一句“旁支出事与我无干”?

    那叫哪门子的家风?

    那岂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?

    再者,就算能改口,那也是丢大人。

    他堂堂九卿,治下族门。

    出了乱子却一句“我不知情、我管不着”?

    这话要是传出去,朝里朝外,谁还信崔氏的威望?

    名门巨族,连自家族谱都管不住?

    这话一旦传开,便是再干净也成了污点。

    可是……可是这事儿,真他娘的跟崔家没关系啊。

    崔仲琛心里憋得慌,简直想仰头大吼一声:我崔家真没掺和造反啊!

    可他不能喊。

    因为那一摞摞卷宗就摆在眼前,冷冰冰地像一摞刀子。

    刘继恩的供词,清河陈家的族谱,崔光耀的履历……

    甚至连名字都一笔一划地写着崔。

    他要真说没关系,万一李北玄反手一句:那怎么会有这么多崔姓搅在里头?

    他能说什么?

    说那是旁支?

    可刚才他才亲口讲过,旁支逢年过节都要走动,情同手足。

    现在却要翻脸说,那帮人,和我没半毛钱关系?

    这不是当场往自己脸上抹泥?

    他还能说什么?

    说崔家人多,底下的枝叶不在自己管辖?

    可他堂堂清河崔氏,连族人都不约束?

    让外人知道,岂不是笑话?

    想到这里,崔仲琛的脸都白了。

    他在朝堂纵横几十年,见过多少场风波。

    谁要动谁,谁要倒霉,谁是棋子,谁是刀口,几乎都在他的预料之中。

    从来没有人,没有什么事,能叫他心里生出这种下不去台的滋味。

    可偏偏此刻,他却真切地觉得。

    自己像被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套住,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时,李北玄又笑了。

    淡声道:“崔公,咱们时间可不多了。”

    他一边说着,一边往前倾了倾身子。

    语气带着点温和的催促:“清河陈氏已经伏法了,供状您也看见了,和刘继恩勾结得明明白白。刘继恩呢,如今也在晋阳牢里关着,过几日就要提审进京了。”

    “眼下都开春了,我们这边也得忙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春耕动员、军粮调度、流民回归,一桩桩一件件,哪一样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。”

    他说到这儿,微微顿了顿。

    又笑道:“而等到春耕一过,我们这一拨官差,也该回京复命了。到时候圣上问起此事,您要是能给我一句话,那就是您清河崔氏自洁清明;可您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……”

    他轻轻一摊手:“那就得由朝廷去查咯。”

    “到时候,可就不是咱们两个,坐在这说话这么从容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此时,崔仲琛的脸色终于变了。

    他知道李北玄说的是实话。

    春耕之后,是朝廷政务重启的时间节点。

    所有驻外官差都会返京述职,各地备案会一并送入三省六部交接。

    若他再拖下去,李北玄只需在折子里多写几句“疑似崔氏有涉”,就足以让兵部、刑部、宗人府联合查案。

    到那时候,查的可就不是某个叫崔光耀的庶支了,而是整个崔姓。

    他能挡得住吗?

    挡不住。

    他再是九卿,也不能阻止圣上翻族谱、挖祖坟。

    而清河崔氏历来门第繁盛、人丁众多。

    老一辈子弟几乎遍布朝堂、州府、军中、书院、贡籍。

    真要一一过筛、逐条清查,哪怕最后能洗脱干净,也足够元气大伤、颜面尽失。

    更别说那“万一”了。

    万一真有哪个庶支、哪门分房,在晋阳偷偷掺了手,却又没和清河主房打过招呼……

    毕竟门阀虽然势大。

    尤其是像他们崔家这般的五姓七望,几代人都扎根在官场与士林之间。

    早已跟整个武朝的士族体系纠缠不清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