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> 第924章 跟你讲,我上头有人

第924章 跟你讲,我上头有人(1/2)

    李北玄听完赢高治那番介绍,轻轻“啧”了一声。

    低头拿指节敲了敲案几,随即微微皱起了眉头。

    “这倒是怪了啊……”

    “照殿下这么说,陈家就是个小卡拉米啊。自家最靓的仔,也不过就是个礼部侍郎。”

    “这种档次的家族,顶多给人谋个府学教谕、地方粮司,顶破天也就混个主簿、推官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就能给你这个寒士,硬生生搞到知府的位置上来?”

    话音一落,堂中气氛骤然一滞。

    刘继恩原本已经松了一口气,但听见这话,却像是被人从后脖颈拎起来一样。

    整个人又是一抖。

    他沉默了片刻,最终还是抬起头来,苦笑了一下:“伯爷果然眼力如炬,一眼就看出问题来了。”

    说罢,他叹了口气,神情复杂道:“是啊,陈老师的确保举了我,对我也确实有恩。”

    “我能走上这条仕途,是他递的第一封举荐信,是他把我从抄书房带到了粮司衙门。”

    “但说句良心话……陈老师他本人,其实……能力真的不强。”

    “在礼部当差那些年,没什么政绩,也没留下什么章奏。”

    “甚至可以说,他的学问……也不如我。”

    “他能当上礼部侍郎,说白了,全靠提拔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是那种,一路都有人提拔,一路都有人兜底的提拔。”

    “甚至……哪怕他办差出了点纰漏,也总有人能把事情压下来。”

    李北玄挑了挑眉,淡淡问道:“所以呢?”

    “所以……”

    刘继恩低下头,声音又低了一分,“所以,就像我背后有陈家一样,陈家背后,也有人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是谁保举的老师,又是谁再给老师背后撑腰,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事情了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刘继恩苦笑一声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是感慨还是唏嘘,看着李北玄:“坊间传闻,都说定远伯李北玄慧眼如炬,才智过人,现在看来,果然名副其实……”

    “若不是伯爷今日提到清河崔氏之名,我怕是直到死,都不知道陈家的背后居然是清河崔氏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听见刘继恩这番夹着鼻音、略带哭腔的吹捧,李北玄却并未露出任何得意神色。

    反而低下头去,神情缓缓沉了下去。

    麻烦大了。

    这次真是惹上大事了。

    不是那种寻常的麻烦。

    而是真正意义上,会牵连到京畿中枢、掀翻朝局稳定的那种大事情。

    他原本还只是有七分怀疑。

    但在听完刘继恩的话之后,李北玄基本已经确定。

    这个冬天晋阳发生的种种事情,都是清河崔氏在背后搞事。

    草。

    清河崔氏是个什么存在?

    他们不是地方豪强,不是土地主头。

    也不是依靠地方关系,浸淫多年的官宦家族。

    而是五姓七望之一,是门阀士族体系中最根本、最上游的核心支柱。

    所谓“五姓七望”,历朝历代,皆为天下门阀之极盛。

    自先秦以来,便垄断了天下的科举、封爵、婚姻、朝官乃至风气流行权。

    时至今日,朝廷虽然仍由皇族主持,宰辅仍出中书、枢密等机构。

    但真正撑起地方与官僚体系半边天的,依旧是这些门阀旧族。

    而清河崔氏,便是其中翘楚。

    这种家族,若是参与土地纷争、官职买卖、甚至军粮案这类事情,朝廷多半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还会主动想法子,替他们遮掩过去。

    可一旦沾上“动员十万青壮”,“借雪灾煽动流言”这种事,性质立刻就变了。

    因为,这已经不是寻常敛财,或谋利的越矩行为。

    而是赤裸裸的地方割据、图谋不轨。

    是对朝廷威严的挑战,对政权根基的动摇。

    可是……

    人家就敢这么干。

    谁能拿他们怎么办?

    李北玄有招吗?

    没招。

    别说他没招,就连赢高治,甚至搞不好,连赢世民都没办法。

    毕竟像清河崔氏这种层级的家族,一动,就会牵动无数官员的神经。

    他们在朝中有人,在士林有人,在其他五姓六望的圈子里也有人。

    一旦对其动手,其他门阀便会心惊胆寒,纷纷抱团防备。

    到时候,不仅晋阳一地会失控,整个天下文官体制,都会开始出现裂缝。

    而且,就算赢世民之前想要整治士族,也是分步来、分批打、逐一瓦解的。

    这么大一个马蜂窝,就连赢世民也不敢直接捅。

    而李北玄就更捅不了了。

    区区一个定远伯,放在崔氏面前,就是直接被他们当野怪刷的份儿。

 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