域的名马、水果、香料、珠宝等也传入中原,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。
在历史的长河中,河西走廊历经了多个民族的统治和迁徙,如匈奴、鲜卑、吐蕃、回鹘、蒙古等民族都曾在此活动,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、融合,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色。
明朝建立后,为防范蒙古残余势力,在河西走廊设置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,包括设立“关西七卫”(如安定卫、阿端卫等)作为外围屏障,并以甘肃镇(治所张掖)为核心,派驻重兵驻守武威、酒泉、敦煌等重镇。
此时,河西走廊是明朝连接西域、控制西北的关键通道,处于中央政权的直接控制下。
明中后期,随着明朝国力衰退,边防逐渐松弛,蒙古部落(如吐鲁番、瓦剌、鞑靼等)不断南下侵扰。
尤其是16世纪后,吐鲁番汗国势力壮大,多次进攻关西七卫,明朝无力支援,七卫相继内迁或被吞并,河西走廊的外围屏障瓦解。
蒙古部落开始直接威胁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,明朝只能依托嘉峪关等关隘进行被动防御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