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这一年,整个新疆地区都被噶尔丹给掌管了。
噶尔丹取得了胜利,这意味着他不但把原本松散的卫拉特蒙古收入囊中,新疆也归他管了。因此,五世达赖特地给噶尔丹封了“博硕克图汗”的称号,还办了场盛大的仪式。
从此之后,“卫拉特”这个词就不再用了,取而代之的是“准噶尔汗国”。
曾经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游牧部落,现在已经完全蜕变成了一个强大的游牧帝国。
变成游牧帝国后,噶尔丹的扩张脚步就一直没停过。就拿1683年来说吧,他派兵去打哈萨克,为了让哈萨克的头克汗屈服,噶尔丹还特地派了使者去,给了头克汗一通严词警告。
你要是不投降,那以后我们每年都会出兵打你。夏天毁你的庄稼,秋天烧你的田地。我现在还不到四十岁,会一直打到自己头发花白、牙齿掉光为止。
换句话说,你要是不过来投降,那从今往后,我每年都会派兵对付你。夏天让人糟蹋你的庄稼,秋天就放火烧你的地,就是不让你种地。我现在才四十岁,有的是时间,跟你耗到底,耗到我头发花白、牙齿掉光为止。
最后,到了1684年,噶尔丹打败了哈萨克,还抓住了哈萨克头克汗的儿子当人质。这样一来,哈萨克的一部分地方,就变成了准噶尔部的地盘了。
另外,噶尔丹还跟住在锡尔河边的诺盖人,还有费尔干纳的布鲁特人、乌兹别克人,打了好几仗。
多年的战争不断,使得准噶尔汗国的地盘越来越大。
到了17世纪70年代末,准噶尔汗国管的地方,北边到了鄂木河,西边挨着巴尔喀什湖的南边,东边则到了鄂毕河,他们真正管着的地方,有四百多万平方公里。
当然,这些都是陈平安所在的原时空历史上发生的事情,龙国这个时空,漠西蒙古这会儿正处在原来有四大部族走的走,分的分,只剩下了准噶尔部一家独大的的这个时间点儿。
这个时候准噶尔部的掌权者是巴图尔珲台吉,也就是噶尔丹的老爸绰罗斯·和多和沁。
神武十年(1646 年)的这会儿,绰罗斯·和多和沁才40来岁,男人四十一枝花,他正带领着一家独大的准噶尔部默默发展着,也算是准噶尔部的一个小巅峰时期。
这个时候,噶尔丹也才刚出生没多久,2岁左右,离噶尔丹时代的到来,还有很久很久。
当然了,龙国现在都要对漠西蒙古出手了,以后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噶尔丹时代了。
赵大牛此次出征的目标就是征服漠西蒙古各部,无论是北上跑到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,还是跑到西藏日喀则建立了和硕特汗国的和硕特部,都在此次远征军的征伐范围之内。
伏尔加河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,自北向南注入里海,全程均位于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欧洲部分,是欧洲最长的河流,伏尔加河在俄罗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,被称为俄罗斯的“母亲河”,离龙国本土有多远,就不需要多说了。
西藏日喀则,同样不近。
此次征伐漠西蒙古,跨地域之广,征伐范围之大,绝对不是步兵能办到的。
因此,此次赵大牛西征漠西蒙古所使用的部队,全部为骑兵,总数15万,全部一人双马,便于长途跋涉和物资装备运输。
漠北蒙古省所在的乌里雅苏台,便是这15万远征骑兵西进的很重要的一个补给点。
赵大牛来到乌里雅苏台后,在这边整队休整了一天。
翌日,神武十年(1646 年)七月十三日,一大早,吃过早饭之后,整装待发的15万骑兵正式拔营出征。
晨光初露,乌里雅苏台的营盘便沸腾起来。
十五万匹战马踏碎晨霜,铁蹄声与马嘶声如滚雷漫过荒原。
赵大牛身披玄色锁子甲,腰间斩马刀映着朝霞寒光凛凛,他抬手摘下头盔,望着军阵中猎猎翻飞的龙国大旗旗,喉头滚出一声长喝:「开——拔!」
刹那间,十五万骑兵如潮水奔涌。前锋营三千轻骑化作银亮的箭簇,马蹄溅起的碎冰混着草屑飞向半空,率先出营。
随着前锋营的涌出,军营门口便如同开闸放水的水库,数不尽的铁骑汹涌而出,永不停歇。
绵延数十里的骑兵洪流碾碎草原,扬起的尘雾在草原上空凝成暗云。
驮马队运载的牛皮水囊与风干肉颠簸作响。号角声、马鞭声、铠甲撞击声交织成雄浑战歌,惊起的苍鹰在军阵上空盘旋,远远望去,这支钢铁与血肉铸成的部队,宛如从神话中奔出的巨兽,誓要踏碎漠西的每一寸土地。
大军一路前行,从乌里雅苏台一路向西,沿鄂尔浑河—色楞格河上游西迁,再折向西南穿越阿尔泰山南麓。
15天后,抵达距离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