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场面濒临失控之际,医学界同行代表、德高望重的陈院士缓缓站起身来。他拄着拐杖,一步一步走上讲台,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岁月的沉淀和权威的力量。“我全程参与了凌霄团队的科研伦理审查,” 他的声音虽然苍老,却字字铿锵有力,“在医学发展的道路上,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失败而停止探索。渐冻症,这个被称为‘生命橡皮擦’的疾病,每一个微小的突破都可能是患者的救命稻草。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探讨,而不是无端的指责和暴力的干扰。”
陈院士的话如同一剂镇定剂,让喧闹的会场逐渐恢复平静。凌霄感激地看了陈院士一眼,然后再次面向众人:“我们欢迎任何形式的监督和质疑,这只会让我们的研究更加严谨。接下来,我们将开放实验室,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审查。同时,我们也会尽快彻查张建国先生事件的真相,给大家一个交代。”
凌霄站在讲台上,望着台下逐渐安静下来的人群,紧绷的神经却丝毫没有放松。他深知,这场发布会的风波只是开始,真正的挑战才刚刚来临。陈院士走下讲台时,在他耳边低语:“小凌霄,当年你导师最看重你的就是这份较真的劲儿,别被这点风浪打倒。”
发布会结束后的第三天,实验室对外开放审查的公告刚发布,凌霄的手机就开始不断震动。各种媒体采访邀约、患者家属的询问短信,还有一些不明身份的电话,让他应接不暇。但最让他在意的,是病理报告上那些异常数据背后的真相。
他坐在实验室的办公桌前,将那份病理报告平铺在桌面上,放大镜在关键数据上来回移动。突然,实验室的门被敲响,助理小林抱着一摞文件走了进来:“凌教授,这是张建国先生住院期间的所有检查记录和用药清单,我都整理好了。”
凌霄接过文件,快速翻阅着。他的目光停留在用药清单上,一种名为 “x - 32” 的实验性药物引起了他的注意。这种药物是团队正在研发的针对渐冻症的新药,按规定应该在严格的临床试验条件下使用,而张建国先生的用药记录显示,他在不符合试验标准的情况下被使用了该药物。
“小林,联系张建国先生的主治医生,我要马上和他谈谈。” 凌霄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焦急。
小林为难地说:“凌教授,那位主治医生已经辞职了,联系方式也换了。”
凌霄皱起眉头,事情似乎变得越来越复杂。就在这时,实验室的大门突然被推开,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走了进来。为首的是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,他自我介绍道:“凌教授,我是卫健委派来的审查组组长王正明,按照公告要求,我们现在开始对实验室进行审查。”
凌霄点了点头,带着审查组开始参观实验室。在存放实验数据的服务器室,王正明停了下来:“凌教授,我们需要查看近三年所有的实验数据,包括原始数据和分析报告。”
凌霄示意小林打开服务器,开始调取数据。然而,就在数据加载的过程中,服务器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,屏幕上显示系统遭到恶意攻击,数据正在被删除。凌霄脸色大变,立刻冲上前去试图阻止,但已经来不及了。大量的数据在眼前飞速消失,只剩下一片空白。
王正明的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:“凌教授,这是怎么回事?”
凌霄咬了咬牙,说:“有人不想让我们看到这些数据,王组长,请相信我,我们一定会找出幕后黑手。”
审查组因为数据丢失,不得不暂时中断审查。凌霄看着空荡荡的服务器,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。他知道,这次数据删除事件绝对不是偶然,背后一定有一股势力在暗中操控。
就在他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时,手机响了。是一个陌生号码,接通后,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:“凌霄,别再查下去了,对你没好处。张建国的死不过是个意外,你何必把自己搭进去。”
凌霄愤怒地说:“你是谁?张建国先生的死绝不是意外,我一定会查清楚真相!”
对方冷笑一声:“你以为你能斗得过我们?劝你识相点,不然下一个出事的可能就是你身边的人。” 说完,电话就挂断了。
凌霄握着手机,手背上青筋暴起。他知道,自己已经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,但他绝不可能就此放弃。他回到办公室,打开电脑,开始整理手头仅存的一些资料。这时,他的邮箱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,里面是一段视频。
视频画面有些模糊,但依稀能看到一个身影在实验室里鬼鬼祟祟地操作着服务器。凌霄仔细辨认,发现这个人竟是团队里的一名研究员小李。他立刻给小李打电话,但电话已经关机。
凌霄决定亲自去小李家问个清楚。当他赶到小李家时,发现房门虚掩着。推开门,屋里一片狼藉,小李倒在地上,已经昏迷不醒。凌霄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,将小李送往医院。
在医院里,凌霄守在小李的病床前。几个小时后,小李终于醒了过来。看到凌霄,他露出惊恐的表情:“凌教授,对不起,我也是被逼的。有人威胁我,如果不删除数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