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师兄,此事千真万确,皇宫内确实发生了纰漏,有人不仅靠近了皇帝楚天坚,还从他手中夺得了一份血诏书。”说话的是福圆长老,他的声音虽低,却字字如锤,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。
坐在首位的圆通大师闻言,手中的念珠猛地一顿,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。“这……这怎么可能?皇宫戒备森严,怎么可能有人如此轻易地接近陛下?”
福圆长老苦笑一声,摇了摇头。“据线报,此人似乎对皇宫的布局极为熟悉,而且行动迅速,等禁卫军反应过来时,人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。”
圆通大师沉默片刻,眼中闪过一丝忧虑。“此事非同小可,血诏书一旦落入敌手,后果不堪设想。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,查清真相,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。”
“可是,师兄,我们该如何着手?”另一位长老圆空问道,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迷茫。
圆通大师沉吟片刻,目光扫过众人。“首先,我们要确定这份血诏书的内容,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后果。其次,我们要查清此人的身份和动机,看看他背后是否有更大的阴谋。最后,我们必须加强皇宫的戒备,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”
“可是,师兄,我们刚刚与楚天骄在万佛寺的辩论会上交锋,虽然他输了,被我们软禁在后山,但是我感觉皇宫发生的事情就是他在主导,如果现在将注意力转向皇宫,会不会中了他的调虎离山之计?”福圆长老提出了自己的担忧。
圆通大师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。“师弟所言极是,这也是我最担心的地方。楚天骄此人狡猾多端,我们不能轻易被他牵着鼻子走。但是,皇宫之事关乎国体,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管。这样,我们兵分两路,一路继续留在万佛寺,监视楚天骄的动向;另一路则秘密前往皇宫,协助禁卫军调查此事。”
众人闻言,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于是,一场针对皇宫背叛事件的秘密调查悄然展开。
在皇宫那古老而幽深的腹地,空气仿佛凝固,压抑得让人几乎无法呼吸。李将军,这位皇宫禁卫军的铁血统领,同时也是佛门高僧圆通大师的心腹手下,此刻正矗立在楚天坚皇帝的寝宫之外,他的面容冷峻如霜,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。他内心的怒火与自责交织,仿佛一张无形的网,紧紧束缚着他的心灵,让他几乎窒息。
作为皇宫最坚固的防线,李将军深知那份被秘密带出宫的血诏书的重要性。那是一份足以颠覆南楚帝国根基的血诏书,一旦落入敌手,不仅会让整个帝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,也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。他紧握双拳,指甲深深嵌入掌心,疼痛让他保持清醒。
“陛下,微臣有罪,未能守护好皇宫的每一寸土地,更未能追回那份至关重要的血诏书。微臣恳请陛下赐罪,以正国法。”李将军双膝微弯,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颤音,他的眼神中既有愤怒也有不甘,更有对那份血诏书下落的急切追寻。
楚天坚端坐于龙椅之上,那张曾经威严的面容此刻却显得复杂难辨,目光幽深而疲惫。他轻轻摇头,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:“李卿家,此事错综复杂,远非你一人之过。人心隔肚皮,朕亦有失察之责。但如今,最重要的是找出那份血诏书的下落,以及背后的真凶。”
然而,李将军并未因楚天坚的宽慰而稍感宽慰。他挺直腰杆,目光如炬,语气坚定:“陛下,微臣誓要揪出内奸,以正宫闱!微臣斗胆请问陛下,那份血诏书究竟是如何被带出宫的?又是谁有这样的胆子,敢在皇宫之中行此大逆不道之事?”
楚天坚闻言,神色依旧淡然,仿佛对这一切早已了然于胸,却又故意保持沉默。他的沉默让李将军心中的怒火更加熊熊燃烧,他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想要直接质问楚天坚是否知道内奸的身份。
就在这时,一名太监急匆匆地踏入寝宫,通报万佛寺的圆通大师求见。楚天坚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,仿佛看到了转机:“速请。”
圆通大师很快步入寝宫,他面容慈祥,眼中却闪烁着睿智的光芒。他对楚天坚行了一礼,言辞恳切:“陛下,贫僧闻听宫中变故,特来相助。此事背后,恐有更深层次的布局。贫僧愿与陛下、李将军共商对策。”
李将军在一旁,怒火中烧,再也按捺不住。他直接逼问楚天坚:“陛下,微臣斗胆再问,那份血诏书究竟是如何被带出宫的?宫中的奸细又是何人?微臣身为禁卫军统领,有责任也有义务查清此事,以正朝纲!”
楚天坚的神色依旧平静如水,仿佛对李将军的逼问早有预料。他轻轻摇头,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:“李卿家,圆通大师,朕亦想知道这一切的答案。但朕确实不知血诏书是如何被带出宫的,更不知那奸细究竟是谁。朕虽贵为天子,却也有诸多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