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耶律楚材、狄仁杰和虞允文等人在后方进行建设和稳定后方。
王忠嗣、郭子仪、李光弼、裴行俭和李晟他们便没有后顾之忧了。
在王忠嗣的率领下,他们一路北上来到北方与杨素他们会合。
班超、杨素他们的前进步伐,遭遇到了一定的阻碍。
并不是因为三圣皇朝找到了对付他们的办法,阻碍他们的是流民和大火。
三圣皇朝在之前做出了撤离衍圣和青玉王朝疆域,固守三圣皇朝的策略。
他们不光撤离,还打算将这两大王朝的百姓带走作为后盾,还实行坚壁清野政策。
而且他们的坚壁清野比百花皇朝还要很懒,是直接焚烧城县的那种。
火光染红了天空,也阻碍了杨素他们的前进步伐,大火将一排的城县付之一炬。
如果不是因为城县之间有些距离,那这场大火势必席卷开来。
杨素和班超也组织人进行了灭火,这才延误了一些时间。
而三圣皇朝军队也趁着杨素和班超组织大乾军队灭火的时候,撤回了三圣皇朝内。
看着满目疮痍,被焚烧后的遍地焦黑,还有在大乾的组织下被聚拢起来的流民,王忠嗣蹙起了眉头。
三圣皇朝已然表明了他们战斗到底的决心,算是破釜沉舟了。
但破釜沉舟,不应该以这些百姓为代价,王忠嗣眉头紧皱。
面对这种情况,王忠嗣和班超决定暂时延缓一下前进步伐,让军队帮忙把后方建设一下。
正好也让一些伤兵趁这个机会得到一些休养。
中洲的粮草还是能够顶得住的,
这得多亏了去年王忠嗣他们的决定。
他们通过其他方式夺得了南方的控制权,虽然方法有些不光彩,但胜在损失小。
并及时对后方的农业进行了恢复和保护,再配合大乾培育的粮种,成功保证了中洲乾西南道的粮草供应。
后方他们完全就是按照粮仓来建设的,
任何事业都是以农业为优先,尤其是一开始的乾西南道。
很快又是一年的收获季,秋收之后粮草又能供应上了,这个供应足以保证王忠嗣他们进军三圣皇朝了。
当然,这也代表着三圣皇朝也有粮了。
但有粮和有粮可不一样,有的数量也不一样,打的就是谁能够坚持得更久。
中洲除了乾西南道以及新拿下的南方八大王朝,可还有西域和南域的帮助。
整个西域完全支持大乾对中洲的进军,并且南域的三分之一也支持中洲这边。
中洲强就强在这里的土壤特别肥沃。
乾西南道的平均亩产,直接超过了南域最好的土地环廊平原和环廊盆地。
在王忠嗣、郭子仪他们率领军队屯田的帮助下,南方的土地基本上得到了利用。
这也让王忠嗣他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北伐,也让他们现在敢于做下这个决定。
由王忠嗣、郭子仪和班超率领一部分军队,暂时帮助原本的衍圣王朝和青玉王朝北方建设,
有大乾军队的帮助会更快一些。
至于李晟、李光弼、裴行俭和杨素,配合卫青、霍去病、岳飞和戚继光继续向前推进。
他们向前推进,一是继续给三圣皇朝压力,二是为了让他们不能来干扰后方建设。
也是为了让三圣皇朝不能再如此肆意地实行竖壁清野的政策了。
三圣皇朝的军队退回三圣皇朝疆域后,士气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。
当败军士气回升听起来确实有些离谱,但就是这么真实地发生在了三圣皇朝这边。
原本的衍圣王朝和青玉王朝的防御,因为之前的征战已经被破坏得有些严重。
再加上季长歌等人给这些士兵洗脑,他们拦不住打不赢是因为前方的防线太差了。
三圣皇朝的军队还真信了。
但拦不住就是拦不住,
跟防御差不差没有关系。
他们依然拦不住大乾的神威将军炮。
而且巽风和焰光龙鹰率领的飞行大军,依旧是三圣皇朝军队的梦魇。
虽然这边少了一个李元霸,裴元庆,但是大乾这边能够攻城陷阵的武将足够多。
牛皋、岳云也不差,换个人最多就是晚一些攻破城池罢了。
明云溪、李嗣业和高仙芝也杀疯了。
韩擒虎、史万岁和贺若弼势不可挡。
他们都因为三圣皇朝用大火焚烧来阻碍他们前进而感到愤怒。
带来的后果便是...彻底疯狂!
李嗣业、韩擒虎和史万岁更是彻底杀红了眼,跟个浴血魔神一般。
三圣皇朝的前线边军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了,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。
季长歌等人之前一直给他们洗脑,回到三圣皇朝我们就好了,就能够防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