兼并南方这个王朝,对于王忠嗣他们,可以说是没有花费什么功夫。
李光弼他们就是亮出了大乾武将的身份,对更南方的南明王朝皇帝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。
物理也是理,武德充沛也是德。
不过南明王朝皇帝还是比较识趣的,
跟一个占据了西域和南域的超级皇朝,没有什么好争的,还不如早点投降,还能有个好下场。
南明帝被封了个乡侯,保他皇室这一脉血脉不断,安心地当个逍遥侯爷。
而曾经的乾西南道,现在已经出了清风山脉,吞并了南风和南明两大王朝。
现在的乾西南道也是迅速扩张,成为了南方的又一霸主。
不过乾西南道现在虽然把控了曾经的清风、南风和南明三大王朝,
但还是没有改变他们地处西南的事实。
在这之后,王忠嗣他们还可以选择继续向东,将不是衍圣王朝联军的王朝给一并吞并。
因为南风王朝北方的黄龙江的阻隔,南方的王朝并未加入衍圣王朝的联军。
这些便是王忠嗣他们的目标,哪怕用一些手段也是可以的,要将南方把控下来。
占据了南明王朝和南风王朝以后,大乾就可以派更多的军队从南域来到中洲了。
岳飞、戚继光现在已经在港口准备了,他们即将率军乘船北上。
一同北上的还有姜维、麴义、高思继、韦孝宽、陈庆之、蓝玉、皇甫嵩、罗成等将领。
同样的,也有一批文官跟随大军同样乘船北上中洲。
之前虽然派了薛向、洪皓、吕蒙正、崔与之等人来到中洲乾西南道,
但随着乾西南道的扩张,这里的人手就开始显得有些不足了。
狄仁杰、海瑞、汪文言、孟昶、两张津、董允、张昭等人都被派往中洲。
他们将会帮助王忠嗣他们治理中洲乾西南道,保证乾西南道的顺利扩张。
如果可以的话,他们力求在明年大乾北征中洲之前,将中洲的南方扫平。
这样便能为大乾进军中洲之时,减少一定的阻力,能更快与三圣皇朝交战。
为此王忠嗣、郭子仪和李光弼他们,可能要使用一些比较特别的手段。
在等待岳飞和戚继光带领大乾大军来到乾西南道之前,王忠嗣他们也要尽可能地扫清一些障碍。
在没有与三圣皇朝、百花皇朝交战之前,传送法阵还处于保密阶段,暂时不会使用。
如果王中士他们能够顺利的将以东的王朝都给吞并的
如果王忠嗣他们能够顺利的将以东的王朝都给吞并的话,便能把控整个南方。
届时便会出现星罗、锦华、衍圣三大王朝联军将三圣皇朝包围,乾西南道把控南方的格局。
......
建元十一年八月月。
东域长安对北慕和东荒两大王朝的战事彻底结束,长安已经将这里完全接手。
可以说长安根据地已经完成了任务。
现在东域长安王朝距离北方的百花皇朝,中间仅仅隔着一个白狼王朝。
白狼王朝原本算是百花皇朝的藩属国,依靠给百花皇朝进供维持着体面。
这并非是白狼王朝太弱了,而是百花皇朝太强了,
百花皇朝只是在面对大乾的时候陷入劣势,面对东域的其他王朝还是有着绝对领先的。
其中有的王朝还能够与百花皇朝抗衡,有的就不太行,白狼王朝就是没有办法抗衡的那一个。
所以原本的白狼王朝,都是要给百花皇朝进贡才能够维持下去的。
不过从百花皇朝转变自己的发展战略开始,白狼王朝这些藩属国国其实就已经被他们放弃了。
被放弃了倒也没有什么,毕竟百花皇朝已经完全封闭,也不会出兵来攻打白狼王朝。
原本南方是北慕王朝的时候,
白狼王朝还能够与北慕王朝抗衡,双方可以说是半斤八两,拼得有来有回。
但如果对手换成长安的话,那白狼王朝跟之前面对百花皇朝的时候就是一样的了。
秦良玉他们都没有给白狼王朝施什么压,白狼王朝便派出使者想成为长安的藩属国。
也就是他们之前和百花皇朝一样的相处模式,他们给长安进供给,
但是依然维持自己的统治,最多就是长安可以派一支驻军过去白狼王朝。
不过秦良玉才不要什么藩属国呢,毕竟他们本来就不是为了真正扩展长安。
这一切都是为了将来一统东域做的准备,自然不可能要什么藩属国。
不过这件事用不着秦良玉自己去说,
高颎作为代表向白狼王朝的使者,传达了秦良玉的意思。
如果白狼王朝愿意无条件向长安投降,可以封侯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