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太原王氏亦有心为大唐分忧!”
“陇西李氏当仁不让……”
“弘农杨氏……”
“范阳卢氏……”
“欸,欸,抢什么抢?俺老程也想做个地主当当……”
在这群情汹涌之际,某些人的发声就掩在了鼎沸之中。
比如李志、比如佛门、道门以及百家之残留。
李承乾故作苦恼的说道:“尔等见异思迁,莫非要弃我大唐而去?”
“哪的话,那地界不也是大唐属地吗?小崔大人都说了,无论占据多少地盘,都属我大唐治下,谁若有裂土封王之心,天下共击之!”
“对,对,天下共击之!”
嘈杂之声中,不免有理中客悄声嘀咕道:“要那么多地有什么用哟,没人种哇。”
周遭之人小声辩解道:“陛下不是说了吗?那地界还有不少邦国哩,想那土人有什么见识?我等哄骗……招聘过来替我等耕种不就是了?
大唐的泥腿子眼光都被工坊养刁了,某家就不信那等土人也有那等见识。
或许仨瓜俩枣的,就能成事。”
“若是土人聚众攻伐呢?”
“崔家主有的是厉害玩意,还能怕几个土人?到时候推举他家做盟主,咱们躲在后头喝汤就是,天塌下来他顶着。”
“有理!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崔尧见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,便说道:“陛下,我等去开垦帝国羁糜之地,也并非倾巢而出。
大唐仍是我华夏祖地,断不可割舍。
某家作为清河崔氏家主,拟定委派分支族裔定期开垦,为我大唐积蓄国力,至于我崔氏大房,自然还是要在大唐境内开枝散叶的。”
“对,对,崔家主说的好哇,我等也是这般想的。”
“没错,祖宗之地不可弃,我等也是委派支脉去置业……呸,为我大唐积蓄国力的。”
崔尧笑着说道:“还请陛下给立个章程吧。”
长孙无忌觉得有些不妥,比大唐还要大的土地,若是任由世家、勋贵各行其是,难免会尾大不掉。
届时只怕又是一个春秋战国!
于是这位国舅便直言道:“陛下,老臣以为不妥!
虽然各大门阀皆愿在那飞地奉我大唐为共主,可人心思变,岁月时移!即便他们这一带仍需背靠大唐获取站稳脚跟的资本,离不得我大唐。
可往后呢?三代以后,谁还愿意头上顶着皇权?
届时只怕杀伐又起,转眼腥膻遍地。
养蛊之下,只怕会催生一个庞大帝国,届时大唐鞭长莫及,坐大之下,或将与大唐分庭抗礼,甚至取而代之!”
褚遂良也站了起来,破天荒的附和起了长孙无忌:“老夫附议!”
须知长孙无忌出山就是顶的他的缺,说他二人之间没什么龌龊的话,街上的闲汉都不信。
可他偏偏附和了长孙无忌,或许在这一刻,这两位老臣心中真真只是出于谋国之言吧。
崔尧向两位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贞观名臣躬首道:“二位前辈老成谋国,在下钦佩不已。
然偌大的土地,放在嘴边,焉有不食之理?
正如陛下所说,天予不取,反受其咎!
在下明白二位前辈的顾忌,然这天下哪有因噎废食之理?
眼下环顾全球,正是大争之世!这世界并非我大唐一家独大!
历数我等脚下这块大陆,东方我大唐虎踞龙盘,自是横行无忌。
可越过西域,亦有大食、昂撒、拜占庭占据一方。
彼辈亦非等闲之辈,观那昂撒蛮夷小邦,亦能远跨重洋,来我大唐出使论交,焉知尔等岂会驻步不前,不思格物致知?
若是有朝一日,更进一步发展出可跨远海之舰队,彼时重洋之外的无主之地,便如秃子头顶的虱子一般,再无隐匿。
试问,届时蛮夷若要盘踞此地,我等又该何为?
这天下,本就是百舸争流,不进则退!
无主之地,有德者居之,我大唐德行兼备,大唐子民位列人族嫡长,所谓嫡庶有别,难道嫡长不去开拓世界,反倒要留给庶子鸠占鹊巢吗?”
褚遂良正正衣襟,严阵以待,此事已涉及百年国策,却是不可不辩!
“崔尚书所言有理,老夫亦很欣赏崔尚书锐意进取之势,然国有重器,犹如九鼎,名位之辩,不可不慎!
昔年周天下鼎立天下,亦为崔尚书此思所扰,天下大同,然四极蛮荒,瘴厉肆虐,神州之地,杳无人烟。
周天子亦令天下诸侯远去四极安邦建国,至此才有了华夏九州。
然人心思变!不过区区数百年,便是群雄逐鹿,天下诸侯莫不窥伺鼎之轻重。
历数春秋战国,何曾一场仁义之战?
华夏凋零,腥膻遍地,血流漂杵。
整个华夏整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