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这个问题,但为何延续至今呢?肯定是有原因在内,儿臣试着分析一二。
荫官产生的原因,崔尧刚才已经说过了,儿臣就不再赘述。单说解法,如果有功之臣不再能世袭罔替,那如何驱使他人为我而用呢?单凭那一世的荣华富贵吗?儿臣以为价码不够,须知我大唐起家时,不少追随之人可是抛家舍业也要来相助于大唐,如果此时吝啬,必然去者甚多。从龙之功为何让人趋之若鹜,不就是博得个万世封侯吗?
再说荫官,自古以来,学识渊博之辈,九成九都出自于功勋、世家之后,若是不从这里选官,难道也要搞前朝炀帝的荒唐之举吗?搞了几次科举,结果不还是那些人吗?反而从中有了不少龌龊交易,让人齿冷。
这就是我的想法,虽然荫官之中有不少滥竽充数之人,但因噎废食,我以为不可取,前人的方法既然存在,肯定有他存在的道理,还请父皇指正。”
李世民颔首:“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,崔尧,你有何见解?不妨一吐为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