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快穿,女将军,为了救爹我穿越了 > 第371章 伯门主母养继子38

第371章 伯门主母养继子38(1/2)

    老皇帝这几年的身体,这几年每况愈下。

    这一日,在御书房里批折子的时候,居然晕倒了。

    谨慎伺候的李公公,是长公主的人,得到消息之后,她连夜进宫。

    夜深,太医院内,烛火摇曳。

    张太医跪伏于地,额头抵着冰冷的青砖,声音压得极低:“陛下龙体亏虚,若再劳心劳力,恐……恐难撑过三年。”

    长公主指尖一颤,茶盏“叮”地一声轻响。

    “三年?”她缓缓抬眸。

    张太医喉头滚动,冷汗涔涔:“若是陛下继续临幸后宫,批阅奏折至三更的话,可能……”

    “可能什么?”

    “至多……一年半。”张太医哆哆嗦嗦的把话说完。

    长公主纤细的手指轻轻松开青瓷茶盏,杯底与檀木桌面相触,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。

    她微微抬眼,目光如霜般扫过跪在地上的张太医:\"这件事情,还有谁知情?\"

    张太医的额头紧贴着冰凉的地砖,冷汗顺着鬓角滑落。

    他喉结滚动,声音带着几分颤抖:\"回、回殿下,除了皇上身边的李公公知晓此事,微臣...微臣不敢告诉任何人,连陛下...也未曾禀明。\"

    长公主指尖轻敲桌面,鎏金的护甲在烛光下泛着冷光。

    她她沉默片刻,淡淡道:\"起来说话吧。\"

    \"谢...谢长公主恩典。\"

    张太医战战兢兢地直起身子,却仍不敢抬头,只盯着地上那方寸之地。

    他的官服后背已然湿透,在烛光下泛着深色的水痕。

    “这件事情暂时不要让其他人知道,皇兄的身体,你多费心了。”

    长公主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,眸光微敛:\"就按风寒未愈,需静养调理回复皇兄。

    \"她顿了顿,语气微凉,\"就是这个脉案?\"

    张太医躬身垂首,声音低沉而谨慎:\"太医院的脉案,微臣会亲自誊写,绝不留半点痕迹。\"

    长公主微微颔首,目光落在他紧绷的肩线上,淡淡道:\"辛苦了。\"她指尖轻抬,示意他可以退下,\"去吧,别让人起疑。\"

    张太医深深一揖,后退两步才转身离去,背影在殿门外渐渐隐入夜色。

    长公主凝视着摇曳的烛火,眸中情绪晦暗不明。

    张太医的嘴确实严实。

    无论是皇后宫里的嬷嬷借着送补汤的名义来探口风,还是几位皇子派来的心腹太医\"偶遇\"问诊。

    他都只是垂着眼皮,恭敬却疏离地重复着那套说辞:\"陛下只是染了风寒,静养些时日便好。\"

    宫中有一点风吹草动,都会让外面波动不止。

    皇后给太子去密信,让他尽快回京,在京中的几位皇子,更是围在老皇帝身边,侍奉汤药。

    三皇子的孝心,满宫皆知。

    天未亮,他便已跪在龙榻前,亲手捧药,眉目间尽是忧色:\"父皇,药要趁热喝。\"老皇帝浑浊的目光落在他脸上,缓缓点头。待药碗见底,三皇子才恭敬退下。

    可一踏出殿门,他眼底的温润瞬间冻结。

    \"去查,\"他压低声音,对身后心腹道,\"太医院的方子,每一味药都要验清楚。\"

    二皇子的\"孝行\"更显张扬。

    他命人从北疆快马加鞭运来百年雪参,当着众太医的面亲自煎煮。药炉炭火映着他诚恳的面容:\"儿臣只愿父皇早日康复。\"

    无人看见,他袖中藏着给北营都督的亲笔密信。

    五皇子的\"仙丹\"在阳光下泛着诡异金光。

    \"此丹乃儿臣府中道长九九八十一日炼制,\"他伏地叩首,\"愿为父皇添寿。\"老皇帝枯瘦的手指摩挲着丹丸,喉间发出含糊的笑声。

    晚上回去就和他的术士们,对着天空研究帝星什么时候陨落。

    太子也是日夜兼程的赶了回来,探望过老皇帝之后,就回府和他的门客们研究下一步。

    好在张太医的医术了得,老皇帝喝了几服药之后,就恢复成了之前的状态。正常上朝没有影响。

    长公主也在这个时候去见了老皇帝,带着张太医委婉的透露了一些他的身体状况,让他对自己的身体心里有个数,有些需要节制的事情,多少注点意。

    长公主踏入乾清宫时,殿内龙涎香的气息比往日更浓。

    老皇帝正倚在软榻上批阅奏折,见她进来,眉头微展:\"怎么,连你也来探朕的病?\"

    长公主盈盈一礼,唇角含笑:\"皇兄龙体康健,妹妹自然欢喜。只是张太医说,您虽已无碍,但毕竟年岁不饶人,有些事……还需稍加节制。\"

    老皇帝执笔的手微微一顿,朱砂在奏折上洇开一点暗红。

    他抬眸看向侍立一旁的张太医,后者立刻垂首,声音恭敬却不容回避:\"陛下脉象虽稳,但肝火犹盛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