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托心里的怨气可谓由来已久。一方面,他对李芳远本就怀着深深的敌意,往昔李芳远对女真族的所作所为,让泰托始终耿耿于怀,仇恨的种子早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。另一方面,原因其实也很现实。如今高丽王朝上万的士兵一股脑儿地挤在海西女真的地盘,吃穿用度都成了大问题,尤其是食物,都得靠他们这几个部落供应。长此以往,底下的族人不堪重负,早已开始不停地抱怨。
哈刺斜着眼睛,淡淡地瞥了泰托一眼,心中暗自叹了口气,实在不想跟他多费口舌。在哈刺看来,泰托的眼界实在太狭隘了。他记得汉人有句话叫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那些义军就算给他们一些赏赐,又能有多少呢?这点东西,用不了多久就会消耗殆尽,到时候还不是得继续过苦日子?可要是跟李芳远交好就大不一样了,只要能帮李芳远夺回高丽王朝的王位,等自己进入高丽,那可就如同进了宝库,想要什么还不是手到擒来?
哈刺心里明白,这些长远的谋划,就算跟泰托说了,他也理解不了,索性不再理会。哈刺转而将目光投向李芳远,神色凝重地问道:“你对此事有什么想法?背后突然出现的这些未知敌人,会是明军吗?”
哈刺之所以这么问,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,在之前与义军的交锋中,发现义军队伍里混杂着一些大明的人。在当前这种局势下,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,就是镇守在大明边境的军队,绕到了他们背后发动袭击,所以才向李芳远寻求看法。
李芳远听到这个问题,眉头紧紧皱了起来,宛如两条纠结的绳索。他心里清楚,自从进入山林之后,原本威力巨大的燧发枪,效果大打折扣。在这山林之中,环境复杂,到处都是茂密的树木和隐蔽的角落,不等士兵们开枪,敌人就有可能悄无声息地摸上来,直接抹了他们的脖子。因此,义军进入山林的时候,根本不敢使用燧发枪。而哈刺长期躲在深山当中,过着相对闭塞的生活,甚至连火枪这个东西都从未听闻过。
其实,又何止是哈刺呢,李芳远自己也仅仅是听说过火枪的名号罢了。以他们高丽王朝的国力,还尚不具备建造这种先进武器的能力。直到这次与义军交战,他才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传说中的真家伙,其威力之强大,着实让他震撼不已。
此刻,李芳远心中已然断定,身后冒出来的敌人必定和义军是一伙的,他们的意图再明显不过,就是想前后夹击,将自己彻底围死。
然而,这背后敌人的出现,实在让李芳远困惑不已。在他的认知里,朱允炆如今自身都深陷困境,犹如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孤舟,自顾不暇。在这种情况下,朱允炆究竟是如何做到派遣出多余的士兵,还神不知鬼不觉地绕道到自己背后的呢?
也难怪李芳远满心疑惑,毕竟直到现在,他还一直误以为朱高燧等人是朱允炆的手下。在信息如此混乱且匮乏的局势下,他一时之间理不清头绪,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。
李芳远低头沉思了片刻,缓缓开口说道:“依我看,这些敌人应该不是冲着我来的。追击我的乃是大明朝廷的使臣,而我们所处之地的后方乃是燕王的地盘。倘若真的是朝廷的人绕到了我们背后,以燕王的性子,他的人定然不会坐视不理。所以我猜测,会不会是因为你们女真部落时常劫掠大明边境,这才引得燕王恼怒不已,故而恰好派人对你们展开围剿?”
实际上,李芳远心里明白,自己在女真众人眼中本就不受欢迎。在这种对后方敌军来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,他本能地第一时间就想把责任推出去。毕竟,如果不这么做,女真人对他的怨气只会越来越大,这对于当下需要团结一致应对危机的局面来说,是极为不利的。他一边说着,一边偷偷观察着女真众人的神色。
“放屁!”泰托毫无顾忌,一点都没打算给李芳远留面子,瞬间暴跳如雷地站起身,破口就是一句怒骂,情绪激动得口中的唾沫星子飞溅,差点就喷到李芳远脸上。
李芳远表面上神色依旧镇定,可内心早已对泰托鄙夷至极。在他心里,忍不住暗自想着:蛮人终究是蛮人,粗俗不堪,一点基本的素质都没有。要不是自己如今寄人篱下,处境艰难,像泰托这样的蠢货,自己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,直接手起刀落,就将他剁碎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强忍着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,李芳远缓缓把目光投向哈刺,平静地说道:“他们使用的武器,如果我没猜错的话,应该是火枪。”
“什么是火枪?”哈刺听闻此言,不禁微微一愣,他长期偏居深山,消息闭塞,确实从未听闻过这种武器,满脸都是疑惑之色。
泰托也被这陌生的名词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