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帖木儿帝国竟已成长到能与大明帝国平起平坐的地步了?”朱棣神情一阵恍惚,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。这一刻,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大明长久以来狂妄自大所带来的悲哀。长久以来,大明以天朝上国自居,对外界变化的认知极为迟缓,如今看到帖木儿帝国的崛起,才惊觉自身认知的局限。
而那个奥斯曼帝国,朱棣更是闻所未闻。这个突然出现在地球仪上的奥斯曼帝国,却如同一个陌生的闯入者,打破了他原有的认知,让他意识到,自己所了解的世界,不过是冰山一角。
朱棣缓缓深吸一口气,试图平复内心翻涌的思绪。此前,他一直以为大明派往帖木儿的使臣,可能是在遥远而艰难的路途中迷路,亦或是遭遇了什么意外事故。但此刻,看着地球仪上所呈现的帖木儿帝国的势力范围,以及两国关系的微妙变化,他心中陡然升起一种新的猜测:使臣极有可能是被帖木儿帝国扣押下来了!要不然,为何这么多年来,帖木儿再未派遣过使臣前来大明?
朱棣的眼睛微微眯起,眸中光芒闪烁不定。他暗自思忖,倘若自己的猜测没错,那么帖木儿帝国显然是准备对大明有所动作了。仔细想来,这也在情理之中,哪个国家有了足够强大的实力之后,还甘愿一直屈居人下,低人一等呢?
实际上,大明与帖木儿帝国在地域上确实存在接壤之处。然而,大明对西域地区的掌控力度并非坚如磐石,相对来说不是太强。正因如此,对于帖木儿这个近在咫尺却又仿若隔着一层迷雾的邻居,大明了解得并不深入,很多情况也只是一知半解。
“爷爷是说帖木儿帝国吗?”朱棣的声音虽然不大,但由于朱瞻宁和他靠得很近,所以还是听到了。朱瞻宁好奇地追问,“爹爹倒是说过这个地方。”
还没等朱棣回答,朱瞻宁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,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:“爹爹当时说这个地方好像是中亚,那个地方资源可丰富啦!要是它不在大明的另一侧,爹爹恐怕都要亲自率军前去占领呢!”
朱瞻宁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帖木儿帝国的浓厚兴趣,仿佛那里有着无尽的宝藏等待着人们去发掘。
朱棣静静地听着朱瞻宁的讲述,心中暗自感叹这个孩子的见识和好奇心。同时,他也对帖木儿帝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
随着朱瞻宁的讲述,朱棣的目光落在了眼前的地图上。果然,在地图的中央位置,用大大的黑体字标注着“帖木儿帝国”。不仅如此,每个区域都用不同的颜色进行了划分,让人一目了然。
朱棣仔细观察着地图,发现自己的大明正处于东亚的位置。
朱棣的眼睛闪烁着光芒,他自然明白朱高煦说出这番话的缘由。曾经,朱高煦信誓旦旦地表示,他会从大明的东面启程,将西面的地区交由大明来处理。不仅如此,他还夸赞西面的地理条件优越,声称大明若能成功占领此地,必定会收获颇丰。如今看来,朱高煦当时所言并非信口胡诌。
然而,朱高煦内心实则颇为无奈。毕竟,对于大明而言,外部世界仍然充满了未知与陌生。在这种情况下,大明很难轻易应允让朱高煦去占领那些遥远的地方。因此,朱高煦只能选择将相对较近且大明稍有了解的地区交由朱棣去处理,而他自己则毅然决然地朝着更为遥远的欧洲、美洲等地展开探索之旅。
“好啊!好啊!”朱棣兴奋得两眼放光,他满怀深情地凝视着地球仪上帖木儿的版图,仿佛那是他梦寐以求的宝藏一般。若是他能够将帖木儿纳入大明的版图,无疑将成就一番丰功伟业,足以与千古一帝相媲美。一想到这里,朱棣的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,他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刻发兵攻打帖木儿,将这片广袤的土地纳入大明的统治之下。
当然,朱棣心里很清楚,以当下的局势,与帖木儿帝国贸然交锋肯定是行不通的。现如今,他首要的任务,是对自己所管辖的范围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。这变革涵盖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诸多方面,旨在优化管理体系,提升行政效率,从而促进经济繁荣,增强国力。唯有自身根基稳固,才能在未来的风云变幻中占据主动。
在此之后,朱棣打算逐步对南朝采取行动,通过巧妙的策略与合理的规划,徐徐图之,将南朝纳入自己的版图,进一步扩充大明的领土,使整个大明变得更加富裕昌盛。毕竟,南朝之地资源丰富,若能妥善整合,必能为大明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。
可这还远远不算完。盘踞在北面的残元势力,始终如同一把高悬在大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让朱棣深感忧虑。他深知,若不先将这股势力连根拔除,一旦自己与帖木儿帝国交战,残元势力极有可能趁虚而入,在背后狠狠插上一刀,届时大明必将腹背受敌,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所以,必须想尽一切办法,尽早消灭残元势力,彻底消除这一心腹大患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除此之外,南方的那些小国家,虽然国力弱小,但时不时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