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对于那些准备跟着她们一同离开的百姓,新城官方需要做到事无巨细,将所有相关事宜都向百姓解释得清清楚楚。就拿百姓在新城那些无法带走的房屋、田地来说,官方必须要将其精确地折合成银两。毕竟“不患寡而患不均”,这句古训时刻提醒着她们。若是在统计过程中稍有疏忽,未能做到公平公正,那么之后必然会引发一系列令人头疼的大问题。每一户人家的房屋大小、田地肥瘦都不尽相同,要想给出一个让大家都信服的折算标准,就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,走访、丈量、评估,每一步都必须严谨对待。
再者,便是抵达目的地之后的住宿问题。众人心里都明白,如今扶桑那边的生存条件相较于新城,着实差了不少。百姓们一旦到达那里,在短时间内,生活质量肯定难以得到保障。倘若不事先将这些情况跟百姓说清楚,便贸然将他们带过去,一旦百姓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,必然会惹起民怨。这民怨一旦积累起来,就如同滚雪球一般,越滚越大,最终可能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。所以,她们不仅要告知百姓那边的现状,还得提前规划好临时安置点,以及长期的住房建设方案,让百姓们心里有底,知道未来的生活虽然会面临困难,但并非毫无希望。
像这般繁杂琐碎的问题还有很多,自从朱高煦离开后,陆青叶、傅雨兰和任果等人便全身心投入到商讨之中,一晃眼已经过去了好些天。然而,毕竟这是她们头一回处理如此庞大且复杂的工程,对于其中诸多事务,几人都显得有些生疏。尽管她们都深知此事责任重大,却也只能边摸索边推进,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应对。
在这几日的时间里,几个女人可谓是绞尽脑汁,已经商讨出了不少方案。每一个方案都是她们反复权衡、激烈争论后的成果。但随着思考的深入,她们又不断发现许多不合理之处,然后不厌其烦地进行修改,前前后后已经改过好几处了。她们心里都清楚,朱高煦将这件关乎众多百姓生计的大事放心地交给她们,是对她们的信任,而她们也都一心想要把事情办好,不辜负这份信任。所以,这几天她们几乎都没睡过一个安稳觉,常常是天还没亮就聚在一起商议,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各自回房休息。
此刻,正当三人专注地商议着如何更有效地将百姓分批迁移时,突然,一名侍女神色匆匆地快速跑了进来,在门口停下,双手撑着膝盖,气喘吁吁地说道:“几位夫人,刚刚得到消息,有人在新城城门口发现了燕王的身影。”
原本还沉浸在激烈讨论中的三人,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,伏在桌子上勾勾画画的动作瞬间定格,然后同时抬起脑袋。她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大门口的侍女,一时间,整个房间陷入了沉默。
就在侍女满心疑惑,实在不解三人为何露出这般表情之时,陆青叶先是嘴巴微微一撇,而后慵懒地将原本搭在桌子上的衣袖耷拉下来,整个身体像是泄了气的皮球般垮了一些,嘴里更是不满地嘟囔起来:“他怎么又来了?”那语气中满是厌烦,仿佛燕王的到来是什么无比扫兴的事。
听到陆青叶这话,旁边的傅雨兰差点没憋住,直接笑出声来。她好笑地看着陆青叶那一脸郁闷的表情,心里暗自想着,你听听你说的这叫什么话呀?哪有儿媳这么嫌弃自己公公的,听起来就好像燕王是个特别招人烦的玩意儿似的!
毕竟每次朱棣来到新城,确实都没安什么好心,就没见他做过几件纯粹利人之事,每次离开的时候,那可都是把好处揽了个精光。再加上前几日发生的一些事,朱棣的行为和陆青叶产生了一点小矛盾,这才使得陆青叶一听到燕王的消息,就表现得如此烦躁。
不过,人家朱棣毕竟是燕王,更是朱高煦的亲生父亲。她们几个人身为朱高煦的老婆,即便心里对燕王有再多不满,在表面上也绝不能表现出来。所以,傅雨兰赶忙伸出手,轻轻拍了拍陆青叶的手掌,一脸认真地说道:“青叶姐姐,可不能这样说话呀!咱即便心里有想法,也得注意分寸,别让人挑出理来。”
陆青叶也明白自己刚刚有些失态了,心里清楚傅雨兰这是在为自己好,便没再多说什么,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,深吸一口气,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。
见陆青叶听进了自己的劝,傅雨兰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将手中的资料整理一番,把散落在桌上的笔也规规矩矩地放好位置,而后缓缓起身。她一边轻轻掸了掸裙摆,一边开口说道:“既然燕王已经抵达,咱们还是出去迎接一番吧。话说回来,除了燕王,还有谁一同前来呢?”傅雨兰心里跟明镜似的,朱棣挑这个节骨眼来,肯定又是打着捞好处的主意。但不管怎么说,人家燕王身份尊贵,该给的面子还是得给足了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那侍女从进来通报消息后,就一直毕恭毕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