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崔老汉费力地又搬了一张板凳回来,这一行人这才终于都坐定,开始动筷吃饭。起初,双方之间还弥漫着些许尴尬的气氛,毕竟彼此身份不同,又刚接触不久,大家都有些放不开。但随着饭菜入口,再加上金宗瑞有心想要拉近双方的关系,主动挑起话题,没过多久,众人便打开了话匣子。
金宗瑞率先发问,询问朱高煦关于大明如今的民生情况。他对这个强大邻邦的百姓生活状态充满好奇,想知道在大明的统治下,民众是否安居乐业,经济发展又是何种态势。朱高煦也不藏着掖着,耐心且详细地向金宗瑞介绍着大明在农业、商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,以及朝廷为改善民生所推行的各项政策。
而朱高煦则对金宗瑞的家庭情况产生了兴趣,询问他家中都有哪些亲人,生活过得如何。金宗瑞便一一作答,言语间透露出对家人的关怀与牵挂,同时也感慨着因局势变化,自己与家人聚少离多的无奈。就这样,你来我往间,两人聊得十分投机,气氛也愈发融洽。
崔老汉在一旁伺候着,见众人聊得热络,也不甘示弱,不忘记适时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。他微微皱起眉头,脸上露出遗憾的神情,叹息一口气说道:“本来呀,是想着给两位尊贵的客人准备一些酒水的,让大家能吃得更尽兴。只是你们也知道,咱们这村子地处偏僻,平日里都没啥人往来,根本就没有卖酒的地方。要是去城里买吧,您瞧瞧这天色,已经完全暗下来了,城门肯定早就关了,根本进不去。唉,实在是有些招待不周了!”说着,他还略带歉意地看了看朱高煦和金宗瑞。
“无妨,这已经足够好了。”朱高煦满不在乎地摆摆手,脸上带着随和的笑容。他心里清楚,在这偏僻的小山村,能有这样一桌丰盛的饭菜,已经实属不易,又怎会去计较有没有酒水呢。
一边的李裪嘴里正咀嚼着吃食,听到朱高煦的话,也跟着像模像样地评价道:“确实不错,没想到在这乡间,竟能品尝到如此美味的食物!”李裪平日里在王宫,吃惯了山珍海味,今日这农家饭菜却别有一番风味,让他不禁眼前一亮。
听到两人如此满意,崔老汉顿时来了精神,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,兴致勃勃地开始介绍起桌子上的每一道菜。他详细讲述着每道菜的食材来源,是自家田地里种的,还是从邻居家借来的,以及烹饪时的独特技巧和自家代代相传的调味秘方,仿佛在分享一件件珍贵的宝贝。众人一边品尝着美食,一边听着崔老汉的介绍,这顿饭吃得格外温馨愉悦。
饭吃到一半,朱高煦正吃得津津有味,不经意间抬起头,目光落在一旁站着的崔老汉身上。只见崔老汉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菜肴,那副模样,仿佛要将每一道菜都吞进眼里。朱高煦不禁打趣道:“你真的吃过了?不再吃一些了吗?我看你站在一边,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。”
被朱高煦这么直白地一说,崔老汉的脸瞬间涨得通红,尴尬地伸手摸了摸脑袋。他确实是馋得不行啊,平日里家里日子紧巴巴的,哪舍得吃这些好菜。今天为了招待贵客,才好不容易弄了这么一桌丰盛的饭菜,自己光是闻着那香味,肚子里的馋虫就被勾得蠢蠢欲动了。
“吃过了,吃过了,公子可能看错了,我有点事,先出去了,您几位吃好!”崔老汉一边说着,一边忙不迭地吞咽了一番口水,生怕真的当着众人的面出丑。话音刚落,他便像脚底抹油一般,赶忙出了门。他实在担心再在屋里多呆一会儿,那不争气的口水真的会不受控制地流下来,到时候可就丢脸丢大发了。
至于上桌一起吃饭?崔老汉心里清楚,这不过是人家客气客气罢了。他在这世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,对那些贵族老爷们的心思可是十分了解的。这些人往往嘴上说得好听,可心里头想的又是另一套。人家不过是客套一句,自己要是真不知好歹地应承下来,坐到桌上去吃饭,虽然对方嘴上可能不会说什么,但心里头绝对会记恨自己,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给自己使绊子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崔老汉想起之前发生在邻镇的一件事,有一家面店,顾客随口说了句不喜欢吃牛肉,那老板也是实心眼,真就没给加牛肉。结果那顾客当场就恼羞成怒,后来不知使了什么手段,竟直接把老板给弄死了。想到这,崔老汉不禁打了个寒颤。
他下意识地又摸了摸手中的银子,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,心情瞬间好了起来。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,脚步也变得欢快了起来。对啊,不就是几个菜嘛,自己现在有银子了,想吃啥直接去买就好了呗,何必在这眼巴巴地看着,还担惊受怕的。
虽说饭桌上没有酒水助兴,但丝毫不影响这几个年轻人的谈兴。他们仿佛打开了话匣子,一旦聊起来就没完没了。饭菜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凉了下去,可双方依旧沉浸在热烈的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