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李裪的这番言论,朱高煦心里多少有些不置可否。在他看来,孩子终究是孩子,即便李裪聪慧过人,但在某些未曾亲身经历的事情上,还是存在着知识和见识上的局限。毕竟,孩子没有经历过权力斗争中的种种阴谋与权衡,思考问题难免会不够周全。
不过,让朱高煦颇为欣赏的是,李裪着实非常聪慧,往往一点就通。只见李裪在听了朱高煦的解释后,陷入了沉思。一番仔细琢磨之后,他也觉得朱高煦所言确实有些道理。
李裪心里清楚,自己的老爹李芳远可不是一般人物。那是从尸山血海的战场上一路拼杀出来的皇帝,说是雄才大略也丝毫不过分。这样一位野心勃勃、强势果断的君主,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屈居人下,成为他人手中的傀儡呢?高丽王朝无论是在人口规模还是土地面积上,与大明相比都相差甚远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但若是没有这实力上的巨大差距,以老爹的野心,绝对敢毫不犹豫地与大明正面交锋,争夺天下霸权。
就目前的局势而言,高丽王朝对大明俯首称臣,那是因为这种附属关系并没有对李芳远的利益造成多大损害。相反,通过与大明交好,开展互市贸易,高丽的经济还得到了显着发展。然而,一旦大明试图派人来将李芳远当作傀儡操控,触动他的核心利益,以李芳远的性格和野心,唯一的选择必然是毫不犹豫地起兵反抗大明,扞卫自己的尊严与权力。
就在这略显凝重的气氛中,朱高煦嘴角微微上扬,带着一丝戏谑的意味又开口了:“怎么,小孩,你也想要当傀儡?你要是真的愿意,我也可以考虑考虑将李芳硕换下去让你上!”他的语气轻佻,仿佛在谈论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,却又在无形之中,将高丽的王位当作了随意摆弄的玩物。
此言一出,金宗瑞顿时气得两只眼睛都要冒出火来。在他心中,高丽的王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尊严与荣耀,那是无数高丽人心中的信仰所在,如今却被朱高煦如此肆意地当作玩物一般推来推去,这让金宗瑞感觉自己心中无比尊崇的信仰受到了极大的侮辱。他紧握着双拳,身体微微颤抖,若不是深知自己实力悬殊,恐怕早已冲上去与朱高煦拼命了。
看到金宗瑞这般激动的神色,朱高煦暗自摇了摇头,心中不禁感慨:还是太年轻了啊,一点都沉不住气。在他看来,金宗瑞的这种反应不过是年轻人血气方刚的表现,在权力的游戏中,这样的情绪外露无疑是一种幼稚的行为。
相对而言,李裪的表现却令人眼前一亮。他就仿佛眼前讨论的不是自己家族的王位归属,而是一件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一般,镇定得过分。只见他神色平静,不卑不亢地回应道:“二皇子说笑了,高丽王朝是高丽人的王朝,我相信我爹会再次将王朝夺回手中的。”说话间,李裪腰杆挺直,眼神坚定,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。即便他心里清楚,这样直白的表达可能会引来朱高煦的不满,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吐出了心里话,那股子坚毅的劲头,丝毫不像是一个年纪尚小的孩子。
金宗瑞满怀痛惜地看向李裪,心中不住地哀叹。这么优秀的王子,年纪轻轻便聪慧过人,心怀家国,怎么就偏偏落到了朱高煦这样野心勃勃的人手中呢?这孩子才仅仅四岁啊
朱高煦听到李裪的回应,不仅没有动怒,反而眼中闪过一丝赞赏,对眼前这个孩子高看了一眼。小小年纪,便能将家国情怀深深烙印在心中,行事稳重,少年老成。朱高煦心中暗自思忖,倘若这孩子日后真能成为帝王,必定会是一代明君。毕竟,历史上诸多贤明君主,年少时便展现出非凡的志向与担当,而李裪身上,无疑有着这样的特质。
再者,李裪不知从何处学来的这套“拍马屁”的本事,着实让朱高煦有些意外。明明自己只是燕王之子,可对方却直接称呼自己为“二皇子”,仿佛燕王登基称帝已然是板上钉钉、无可更改的事情。这种看似不经意的称呼,实则给足了朱高煦面子。尽管朱高煦平日里对这些虚名并不十分在意,但这般顺耳的称呼传入耳中,心里还是不由自主地涌起一阵舒坦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那就拭目以待吧!”朱高煦神色淡然,没有再继续就这个话题说下去。李裪对自己的父亲满怀信心,坚信其能夺回高丽王朝的统治权;而朱高煦同样对自己精心组建的新城士兵充满自信,相信他们足以稳固在高丽的势力,掌控局势。
“刚刚二皇子说,此刻帮助李芳硕的汉人是新城的士兵,看来新城就是公子你的势力了。没想到二皇子对我们高丽如此看重,竟然不惜亲自到此。”经过这一阵交谈,李裪与朱高煦之间的氛围似乎也不再那般剑拔弩张。他对朱高煦也算是熟悉了几分,便大大方方地走到门口,搬起一张板凳,来到朱高煦的对面,一屁股稳稳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