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见到徐妙云,朱棣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,仿佛一朵盛开的花朵。他兴奋地说道:“妙云,你来得正好,快跟我走!”说着,伸手就要去拉徐妙云的衣袖,迫不及待地想要拉着她一同前往。
徐妙云无奈地翻了个白眼,没好气地轻轻挣脱朱棣伸过来的手,嗔怪道:“你先把话说清楚,到底什么事情呀,我这还一头雾水呢!”
朱棣先是尴尬地讪笑一声,而后努力压抑着脸上那止不住的笑意,神秘兮兮地说道:“还能去哪里啊,当然是新城啊。老二那家伙终于离开了,而且石当那个蠢货现在也不在新城当中。”说到这儿,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狡黠。
听到“新城”两个字,徐妙云顿时警惕起来,眼神紧紧盯着朱棣,语气中带着一丝质问:“你还要干什么?”
说实话,对于朱棣的这个决定,徐妙云心里还是有些小小的怨言。毕竟在她看来,别的皇帝最多就是把儿子派往封地,让他们在国内的某个地方发展。可朱棣倒好,竟然直接把自己儿子赶到海外去了。不过,平心而论,徐妙云也清楚这是朱高煦自己做出的选择。只是,作为母亲,她心里难免有些难受,这份难受不自觉地就迁怒到了朱棣身上。
如今听到朱棣又说要去新城,徐妙云瞬间应激了。毕竟她已经觉得自己对朱高煦有所亏欠,内心满是愧疚,怎么还能允许朱棣再去对新城做些什么,继续给朱高煦添堵呢。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决,似乎在警告朱棣,不许再做出什么过分的事。
朱棣有些尴尬地摸摸鼻子,一脸心塞地说道:“妙云,你这看我的眼神,怎么就好像本王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似的,让本王心里怪不是滋味的。”他微微撅起嘴,活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。
徐妙云毫不示弱,眯起眼睛,眼神中满是审视,丝毫不给朱棣留情面,直言道:“你还真别觉得自己就是个好人。少跟我打马虎眼,直接说你到底要到新城去干什么。你要是不说清楚,我是绝对不可能跟你去的。”她双手抱胸,态度坚决,一副不得到满意答复绝不罢休的架势。
朱棣无奈地摇了摇头,重重地叹息一口气,脸上露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,说道:“人心中一旦有了成见,就如同搬不动的大山呐。没想到在你心里,本王竟是如此不堪。这次我去新城,真的没有别的什么坏心思。你也知道,前两天老二不是说帮我把高丽那边的书生都召回了嘛。你想啊,这些可都是难得的人才啊,本王身为他们的君主,不得亲自去给他们接风洗尘,好显示本王对他们的诚意吗?”
说着说着,朱棣的底气似乎越来越足,他挺直了腰板,目光直直地看着徐妙云的眼睛,理直气壮地问道:“你说,妙云,本王这么做,难道不应该吗?”
然而,对于朱棣的这番说辞,徐妙云是一个字都不想相信。毕竟夫妻这么多年,她对朱棣可谓是知根知底。朱棣向来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,凡事都要权衡利弊,绝不可能仅仅因为这些书生就大费周章地跑这一趟。她心里清楚,朱棣肯定还有别的盘算,只是一时半会儿还猜不透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。于是,她依旧保持着警惕的眼神,紧紧盯着朱棣,没有轻易松口。
徐妙云狐疑的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钩子,紧紧锁住朱棣,再次追问:“真的?”她的眼神中满是怀疑,仿佛要将朱棣的心思看穿。
“当然是真的!”朱棣赶忙回答,可眼神却略微有些闪躲。平日里,他在面对其他人时,就算说谎也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,可在徐妙云面前,他却莫名的心虚,总觉得徐妙云那双聪慧的眼睛能直接看透他的内心,以至于说话都没了往常的底气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徐妙云何等聪慧,一看朱棣这神色,立刻就明白对方没说实话。她顿时气得牙痒痒,连平日里亲昵的“夫君”称呼都顾不上了,直接大声道:“朱棣,你给我老实说,你到底要干什么?你自己摸着良心说说,老二给你的东西还少吗?你怎么就这么不成熟呢?老二马上都要远走他乡了,你竟然还想着去新城搜刮好处!”徐妙云一边说,一边用手指着朱棣,语气中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意味,她是真真切切地觉得朱棣此举有些过分了。
朱棣被徐妙云这一顿数落,脸上一阵红一阵白,颇有些害臊。但他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解释:“哎呀,夫人,你瞧瞧你,又误会我了不是?我这次前往新城,真不是去讨要好处的。我就是单纯的,单纯的想要看一眼地图罢了!”
徐妙云紧紧盯着朱棣的眼睛,仔仔细细地观察着他眼神中的每一丝波动,试图从中找出谎言的蛛丝马迹。看了好一会儿,她感觉这次朱棣似乎真的没有说谎。不过,她的好奇心也被彻底勾了起来,忍不住发问道:“什么地图?”
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