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穿唐记:太子的逆风翻盘 > 第728章 一辈子不愁吃喝

第728章 一辈子不愁吃喝(1/3)

    伏俟城。

    在李承乾一通闹腾,李道宗和段志玄的军令下,士卒们确实没有再发生劫掠一事。

    但不代表着说士卒们就能接受了。

    从前他们奋勇杀敌,那是因为知道城破后,能够给自己带来财富。

    而如今,财富没有了。

    哪怕知道对方是太子殿下,面前不显,可背后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这些话传到了李道宗耳中,自然是一顿斥责,也是让人警告了私下议论的士卒。

    可人数众多,哪怕李道宗在军中的威望不低,也阻止不了人多势众。

    当然纥干承基等人也是听见了风声。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,如今军中对你们颇有微词,这可如何是好?”纥干承基忧心忡忡。

    陛下让太子殿下来是积累威望的。

    可如今威望没积累起来,士卒们却怨声载道。

    李承乾撇撇嘴,自然是明白军中立威不是易事,不是打了几场胜仗就能够解决而的。

   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
    但让他们继续祸害未来的大唐百姓,他身为太子,是肯定不被允许的。

    士卒是满意了,可那些吐谷浑的百姓未来知道了是他太子带兵来攻打的吐谷浑,还劫掠他们的家园,威望一样立不起来。

    这种两难的状况下,李承乾最终选择了沉默。

    毕竟时间是淡化仇恨最好的方式。

    “有什么就让他们说,孤做的事对得起天地,对得起大唐百姓,对得起大唐,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。他们是大唐军队,保护的是大唐子民和朝廷,不是山中土匪,答应了就抢,那是土匪所谓。”李承乾不屑的说道。

    纥干承基抿抿唇,没有继续这个话题。

    而是转言道:“太子殿下,马上就要过年了,若是此时赶回长安城,还来得及,您是......”

    虽然劝说不了李承乾向士卒低头,但可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啊。

    说到这里,纥干承基觉得自己简直是太聪明了。

    李承乾微微蹙眉。

    是啊,马上又要过年了。

    这一趟又出来一个多月了,时间过的真快。

    马上就要贞观六年了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长安城如今怎么样了。

    今年大唐集团恐怕又是入不敷出的一年。

    一个海啸,损失了几百万贯,还要捐助灾区。

    “不回。”李承乾冷声道。

    回去也是面对那么多烦心事,不如好好做好当下的事。

    “喏。”纥干承基也无奈了。

    知道李承乾的脾气,说到做到,不回去就不回去。

    但有一点,李承乾是不错的,那就是还记得给长孙皇后写家书。

    烽火连天的大唐,家书值千金啊。

    哪怕是皇室亦是如此。

    嘴上说是不想理会那些烦心事,李承乾动作倒是很诚实的拿出了笔墨开始给马周和公孙达写了密信。

    大唐集团年底了该开一个年会,总结问题。

    该发的奖金不能少。

    再穷不能穷了那些卖命的人。

    另外就是股东的分红,想办法凑个一百万贯,发下去。

    毕竟证券商行那边刚刚上市,派息肯定要到位,明年才能让百姓们相信证券商行。

    包括了其它的证券票,也是需要派发股息。

    多少都是一个意思。

    再有就是给魏征写了一封问候的信,希望他能够管理广州府的同时,也对特区上心。

    等这仗打完了,魏征差不多也到了年限回来。

    需要选择下一任官员,这才是让李承乾最头疼的事。

    能像魏征如此公正无私,清廉的官员少之又少。比他清廉的,未必有魏征的能力,比魏征有能力的,李承乾又不放心。

    是一个很难的抉择。

    而吐谷浑的战事,也因为慕容伏允的逃亡而陷入了僵局。

    秦琼已经派了骑兵去追,可几日过去了,一点消息都没有。

    吐谷浑的王室倒是全都落网了,包括慕容顺和光化公主。

    处理完信件,李承乾便去了伏俟城的大牢。

    所有的王室和官员都被关押在了这里。

    李承乾背着手走进去的时候,那些官员和家属都惊恐的看向了李承乾,瑟瑟发抖。

    他们没想到,伏俟城说破就破,一点机会都不给他们。

    而且伏俟城破的时候,他们的可汗说跑就跑。

    东门破了,慕容伏允不出一刻钟,便带着一万人从西门逃了。

    这操作,李承乾也觉得是绝了。

    到了关押慕容顺母子的牢房,李承乾指了指铁链道:“打开。”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.......”掌管这所大牢的士卒看了眼李承乾想说什么,可最终没说出口。

    一是怕太子殿下进去弄死这对母子,毕竟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